村里的档案

村里的档案

浦江二中高三(4)班 张骁俊

秋日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坐在向阳的书桌前,信手翻弄着一本杂志。太阳把柔和的光线洒在我的脸上,暖和极了,不禁眯起了眼帘。恍惚中眼前闪过一张尘封了许久的照片。照片中依稀可见:一群五六岁的孩童在一幢老式的建筑物前戏耍……

一陈风儿吹来,惊醒了我的梦境,但我的思绪还是停滞在那照片中。仿佛我又回到了孩童时代,回到了我的家乡。我想起了我的玩伴,想起了带我长大的爷爷奶奶。我又记起了我们村里的祠堂,那古老的建筑,那历史的见证,那古老的档案。于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和父母商定到老家去一趟,找回我的童年记忆,见一见那我梦回千转的古老的祠堂。

开车半小时就到了村里,打开车门,我立马奔向村东的祠堂,沿着村里一条铺着石板、两边镶嵌着小石块的大道走去。这条路村里的老人称之为“通化大路”,据说以前通化人到浦江东部做生意要经过此路,由此得名。几年不见了,在路的两旁矗立起了一幢幢的楼房,非常洋气。巧得很,我碰到了孩提时的伙伴,见面寒暄几句,我就邀请他一起去村东的祠堂看看。他欣然同意,于是乎,我们走向那向往已久的祠堂。

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对威武的石头狮子蹲立在黑漆的大门前,大门足有四、五米高,共有六扇门。门前立有四根大石柱,大石柱约有十几米高,其上有榫槽连着粗大的木梁,木梁上雕刻着飞禽走兽、如意花卉。在柱子和木梁前面雕刻着图样的叫做牛腿。木梁上面顶着木椽子、盖着瓦片。这高大宽敞长廊配上威武的石头狮子实在是颇为壮观。

长廊边上现在是村老年活动中心,村里的老人在看报、下棋、聊天。我看到我的三爷爷也在,他是村里的老年协会会长,有祠堂大门的钥匙。于是我就叫三爷爷打开大门进去参观一番。

大门进去四五米是一个大戏台,坐南朝北。由八根石柱支撑,顶部是八面体的圆顶,上面画有八卦图案,全是木结构。由瓦片叠起的码头有四个,高高耸起,钩心斗角。戏台约两米高,虽不大,但分前后台,有屏风相隔。戏台前面是铺满小石块的平地天井,天井的长约二十米、宽约十五米。两侧是长廊, 分两层,中间有扶梯可上楼。天井正北是宽大礼堂。我猜测,即使在下雨天或下雪天,或是炎炎烈日,都可以在礼堂里、长廊上看戏。

礼堂真够大,真够高。足有四层楼高,长有三十五米,宽有二十五米。全是大石柱子作支撑,木梁的直径起码八十公分以上。有牛腿雕刻,工艺精湛。飞禽走兽,奕奕如生;花鸟人物,活龙活现。尤其正梁上挂着一块大匾额,书写着“尚书门第”四个大字,白底黑字,笔画苍劲有力,稍往里又一匾额写有“大方伯”三个字。字里行间透发出历史的气息,是村里的古老的档案。

再往里走,是一厢单层的厢房,与礼堂间隔三四米。礼堂的两侧有边门,门外即厢房的门前是两个小天井,大概是起采光作用吧。这里曾经住着我们的祖辈。

三爷爷给我们讲起了村里祖辈的历史。我县素有“陈北角、张半天”之说。我们张姓祖先在宋朝时,曾做官至礼部尚书,其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为民办好事。后来告老还乡,朝廷专门为他造了这个祠堂。也许是上天有眼,好人有好报,他的子子孙孙很兴旺发达,有了我们这些张姓家族,在这有山有水的地方繁衍生息。

村里的祠堂是我们张姓家族的档案,记载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历史。可在文革期间,也曾遭到破坏。在九十年代初村里集资进行了修缮,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几年前村里修订了家谱,家族的档案重新建立。古老的祠堂是我们的档案,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作为张姓后代要发扬祖辈乐施行善、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传统,奋力开拓,创造出我们美好的家园。

指导教师 黄旭宝

[本文获县“兰台杯”征文三等奖]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