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无疆

第一次看到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便让我有了触动。某种深邃的色调洞穿全身,而后注入的却是一种静默的温暖。缓缓流动的文字就如他的足迹般无疆无界。我无法定义自己的行走,因此我只能携着心底的暗涌站在他思想的边缘——文化,境界超越了时空与地域的隔阂终于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某种微妙的默契。

想起了栖身在柏林郊外的那座墓地——在那个狭小阴冷的墓地中安息着的,都是些伟大的灵魂。黑格尔,希费特,布莱希特……一座座冰冷的墓碑泛出黝暗的光芒,似乎在讲述着他们拥有者的灵魂依然存在于世间。在这里所谓富丽,是对无知者的嘲弄,而荒芜,则是对思想者的安抚,沉默足以在杂草与颓败中撑起一片精神的天空。我甚至可以想像出在墓地一角安静读书的男青年他的内心——于一片文化内涵支撑起的土地上,杂草与荒芜再也掩盖不了什么,溢满灵魂的文化背景,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世界。

提到《行者无疆》中的奥地利山村时,突然又想起了水韵江南中的小镇。奥地利山村与江南小镇一样,主调是静谧的,只不过是奥地利山村较为明快而江南小镇更加婉约罢了。江南小镇最具韵味的时候是在雨中,大片气势恢宏的屋顶默默地承载着一切来物。此刻雨巷中总会出现一个擎着油纸伞身着旗袍宛若丁香般结怨的姑娘,屋檐下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倚在门上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雨帘。历史中曾在这里出现过的人物故事便都浓缩在老人脸上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皱纹里,留与独自回味。奥地利山村似乎少了些丁香情节,于是它便把感情转化成了对连绵青山的敬仰。山在奥地利人眼中的地位是早已经超越了水的,山的巍峨大概是支撑起这个民族精神的脊梁。奥地利山村简洁而明快,不像江南小镇那样绵长,然而奥地利山村却终究没有江南一样的历史归属感,但对世外桃源般景致的追求,却是两个民族思想的碰撞。

第一次看到了屹立在中欧土地上的萨尔茨堡,它在历史的纷扰与纠葛中早已变得败落不堪,却依旧有着一副王室的威严。城堡中的雕塑也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唯独壁上挂着的画像中考沙赫的眼神还在熠熠地闪着些光芒。考沙赫——这位昔日万人敬仰的大教主此刻能做的,也只有默默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然后以沉默的表情接受历史终结的审判——历史就是这样被搪塞在一个弹丸大小的城堡中,任凭后人肆意地翻览。欧洲的城堡颇有尊贵的意味,然而东方的皇宫却是大气磅礴。且不说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单是一座紫禁城便无处能及,只是诺大的皇城却禁锢了太多的东西,爱情,友情,亲情在权势面前早以算不上什么,而伫立在皇城门前百年未动的石尊才算得上真正的永恒。城堡与皇城兴衰和颓败的历史,也都一并化作后人嘲弄的口水,最终在穿越了几千里的时空分隔后有了些相似的影子。

面对着余先生沉稳深邃的表情,我开始寻找他曾经涉足的一片片古老的或者悲壮的文明。走过黑格尔的墓地,似乎看到了现代文明的缺失;江南纵然深沉,但丁香般结怨的姑娘也终究只是个符号;历史和人物于威严与禁锢中构筑的宫墙也终会化作浮尘漫天飞去……

这便是心旅了吧。是的,心旅,一个行者真正的精神。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