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在内地上映,“作弊”一词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看到天才少女琳恩为小伙伴们辛苦“传讯”,人们也不免想到,当年的那个自己,也是这般,想尽办法躲避老师的追击,努力完成一场完美的抄袭。但就如琳恩没想到同伙会在跨国舞弊中被抓一样,身为浙江考生的我们也没想到,电影的情节会在现实中发生。
当然,我说的不是钢琴的联合上阵;而是,在高考考场,学生作弊的现象真的很普遍。看似是偶然,其实是必然。作为经历过第一次选考的同届考生,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厌恶,而是非常理解他们的做法。
鲁迅先生在《坟》中有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确,在亡国灭种危机下,最让人惊恐的,莫过于发现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但如今,时代在改变,教育也在革新——浙江省作为新高考前沿阵地,明确规划出了学生亟须发展的十个学科,并提供了依凭兴趣选择的余地。因此,新高考并不算得上“无路可走”。
那么,为何众多考生会选择外人看来是“撞南墙”的道路呢?答案恐怕是时间。尽管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十分具有前瞻性,但我相信,仍有部分同学不能领会其要旨,或因分班等其它种种因素干扰导致,最后选择了自己不喜欢又不擅长的科目。没有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学情选择学科,这就错失了第一个时机。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那部分乃至大多数学生往往又会遇到“时间短,涉及科目多,难度大”的问题,导致部分从升学到11月选考的宝贵时间白白流逝,从而错失了第二个良机。
在此可能有些人会提出疑问:既然已经错过一个时机了又怎会傻傻地再上一次当呢?我们不妨算一算。假设你是一位传统高考的文科生,在新高考中选择的科目固定不变,还是政史地。那么恭喜你,在你高三开学的那段日子里,你有4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你的选考。由于你是一个好学生,本着门门拔尖的原则,你初步打算用剩下的时间平均分配你的选考科目——那么“文科”三门和英语就各得1个月。你很慌,觉得用1个月学英语是不是太草率了去高考,不吃不睡的前提下。但其实,“文科”每门将要等待你的,有6本书。也就是说,每本书只有5天的时间去学习、巩固、提高,并保证正确率接近一百。更糟糕的是,一切还没有那么理想——你花在吃和睡的时间足足有一半。因此,你至多有3天时间去准备每本书的内容。而历史书每本有150页......因为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你不得不花所有时间去学习,而且出来的分数不一定高——在赋分制前提下,兼顾全部科目的“好学生”与专攻一两门科目的相比显然效率极低。因此,在追求效益最大化驱使下,在时间条件的制约下,“好学生”越来越少,而“坏学生”越来越多的现象也就不甚稀奇了。
此外,滋生作弊现象土壤的存在也是导致考生日益猖獗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对考前用棒状金属检测仪草草挥动几下就算了事的检查行为有目共睹,考后几乎全部学生更是反映出考场普遍存在纪律不严、氛围松散的现象。而这些不甚严谨的考风考纪显然为作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这毕竟是高考。尽管“监管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场景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肃穆”,但毋庸置疑,这毕竟是“决定我们命运的一场考试”。虽然作弊带来的机遇有目共睹,但我宁愿做那看似愚蠢的“好学生”,也不愿参与那看似可快速提分的实践。我相信作弊现象只是暂时的、过渡的,而更为公平、更为光明的前景将会在我们第一、二届经历血一样的教训之后被第三届乃至之后的学弟学妹们享受到。
因为我知道,生活不是一场电影。多数资质平凡的我们不可能遇到像琳恩一般,家境贫寒却又钢琴十级的高智商少女;也不可能上演堪比谍战片的跨国舞弊。我们更多地,是在考场里安静完成属于自己的考题;即使做了心有愧疚的事,也会因为道德的谴责、制度的变动而导致第二次选考时不再犯错——毕竟加强监考力度是一件容易事。
但是,生活又是一场电影。就像琳恩后来终于明白自己造就的恶果,投案自首一般,我相信,邪不胜正,那些违法乱纪的勾当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踏实学习,勤奋耕耘,从而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琳恩后来怎样”?答案已在电影结尾处显现。那么同作为学生的我们,为何不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在高考的拼搏中疯狂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