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作文联赛】高中组一等奖:宁哑口,勿哑心

宁哑口,勿哑心陵川县第一中学 牛子涵  乘着旖旎风光,我希望找到属于我的自由天堂。只待山花烂漫,岁月静好。

——哑巴的“呓语”

我是一个哑巴。1937年,我出生在混乱的北平。没有歌舞升平,灯火通明,只有不断升起的污烟与遍地的血,我尚且不懂,这叫做战争。作为一个哑巴,我只渴望说话。

鸟儿啼,虫儿鸣,雨打芭蕉湿珠帘。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就连家里那棵老槐树,风都会吹得它沙沙作响。而我,只是一个没有语言的哑巴,没有语言,没有……

日军已经侵占了东北,虎视眈眈。

整个东北三省挂着日本的招牌。乌苏里江流着日本的水,松嫩平原种着日本的菜,辽河的苹果冠冕堂皇的成为日本名牌,就连东北人也不得不说着日本的语言。

我懂,我们不仅丧失了领土,而且丧失了我们悠悠大国流传下的汉语。自尊在哪里?中国人的自尊就在说日语的那一刻,踩踏得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我庆幸,我是一个哑巴。宁哑口,勿哑心。

我不再渴望说话,宁做一个哑巴。战火硝烟,金戈铁马,日本已经打到了北平。丧国辱权,颜面不再。我唯一希望,能够保存住我们的汉语,我们的母语,我们的国语,我们苟且残留的自尊。

大雁一声凄叫,却比那猿鸣三声还要泪沾裳。长夜漫漫,孤灯难眠。哑巴泪,痛在心间。

湘江边的一代伟人,拯救了这个即将灭亡的国,更唤醒了人们对国语的爱。

我不需要再担心,侵略者已被赶走,我们的东北又重新回家,我们的国语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

雨过天青,迷蒙的雾似乎隔断了行人的路,小院槐香四溢,沁人心脾。

我还是一个哑巴,终生不能说话,但我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那是一种鼓舞人心,昂扬斗志的语言,那是一种愈久弥新,历经坎坷的语言,那是一种彰扬自尊,挥洒自信,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十年心灯,永生难忘。

蟾光姣姣,花影姗姗。夜色像墨水一样倾倒在空气中,扩散的比什么还快,北平的夜是欢快的,蛙声呱呱,虫儿唧唧,远处华灯初上,顾盼生姿。

我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微笑着看这一切。

如若当时我们的语言没有保存流传下来,我们如今又应去哪儿?但我肯定的是,没有了国语,我们是一群丧家之犬,我们是最无助忧伤的孤儿,我们是行尸走肉的躯壳,我们是遭人同情与唾弃的“心灵哑巴”。

宁哑口,勿哑心。丧失了说话的技能并不重要,只要你有心中的语言,有最饱满的情感去爱护,珍惜你心中的那份语言,那份爱,又有什么值得唏嘘与畏惧呢!

语言会让我们铭记。天继续晴朗着,阳光继续温暖着,心继续跳动着,语言继续诉说着。

我是一个哑巴,一个有语言的哑巴,一个宁哑口,勿哑心的哑巴。

牢记那份语言,牢记那份爱。牢记,宁哑口,勿哑心的语言与爱。

【评委点评】

许多美好的事物,总是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即使是平常如我们每天所说的话。作为哑巴的“我”却更加明白能说话,能说自己本民族话的可贵。本文将抒情的背景放置在外地入侵,民族文化遭遇危机的特殊年代里,失去语言后的切肤之痛让人民领会到了汉语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跨越,我们终于重新拥有了自己的语言,这让“我”深切体会到“宁哑口,勿哑心”。这句话如一根千锤百炼的钢梁,支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文章结构相对独立,便于抒情的跳跃性,也赋予文章更多灵动。语文报资深编辑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