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鸦片战争》,名士清官的风度、赤忱百姓的智勇固然令超深深折服,却无法掩饰片中核心关键词——苦难。一部《鸦片战争》,苦难二字足以涵括。
这苦难是一个民族被人奴役被人宰割的苦难。片中英国议会的所谓绅士们在接到出征中国的申请之后,讨论着这个议题如同讨论是否宰一只肥鹅。片中无数的英国人似乎都坚信自己口袋中的和即将落入口袋的洋银远比中国人的生命值钱。无论义律、查理、广州领事馆中或是伦敦议会上的英国人,他们眼中闪烁的,永远不会是人道与正义。
最让超心痛的是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光皇帝首鼠两端,任用林则徐似乎只是希望打击一下身边亲王的势力;看到林则徐禁烟略有成就,就瞎指挥将洋人全部赶出去;洋炮还未抵达天津,就听信谗言拆分国之长城。他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封建皇帝罢了,他看不到民族大义,他只期望保全自己皇室的对内无上权威与对外表面上的尊严。
相应昏君的,自然是佞臣。上至朝堂,下至江湖,总有贪官污吏的身影。他们对西洋的事物抱着新奇尝鲜的态度,无论是确实精巧的自鸣钟还是坑害肉体的鸦片。他们身上十足透着政治暴发户的气息,拜金、贪婪、谄媚、专横。他们一切准则只有一条,保全自己、壮大自己。他们自己不可能为自己的职责牺牲,为了维护特权不惜诋毁林则徐这样的清流。
片中的林则徐、关天培等人无疑是悲壮的英雄。他们懂得建筑海防、他们懂得保家卫国、他们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然而,他们独木难支。他们寄希望此举功成便告老还乡。他们也是聪明的人,看得清楚实事,但是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大则为国门,小则期待安抚家人,所以他们愿意为国倾其所有,也期望在尽其用之后能让家人不再操心自己。但是,现实不给他这个机会。他不能在这个苦难的年代如意。这个年代充满了遗憾。当然,时代的局限所致,林则徐的爱国与忠君千丝万缕联系在一起。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力量。50年代是革命意识浓厚的年代,影片中渔民们爱国之举明显有红色游击队的痕迹。我相信这二者一定是内在相同的。因为,中国人历史上遭遇太多的苦难,但是每一次,他们都能够在苦难与压迫中反抗。片尾,滔滔江水无声预示,帝国主义的压迫即将点燃熊熊烈火。
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洪超必须实事求是承认,这个起点不美,充满苦难。我们必须尊重这个事实。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却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