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大谬矣!
一个人的范儿是其长年累月修身修得的,那些认为不守道德就是有范儿的人,他们修身不成,以其心不正。心不正者,在其意不诚。意不诚者,在其致知不成。他们无甚学识,却认为自己非凡过人,与众不同,非要习得独特奇异的“范儿”,结果便是不守道德,坏了社会风气,损了国家形象,不但自己为千夫所指,其国也为别国小觑而不自知,仍言自己“有范儿”,可恨,可悲!殊不知,真正的范儿恰是守纪的范儿,真正有范儿的人,他们乐于付出,乐于奉献“乐于付出,乐于奉献”有些突兀,他们做的,是去给国家“添范儿”此段文白夹杂,语言不够自然流畅。
且末尾提出“为国家‘添范儿’”,之后却再无涉及,让人一头雾水。
十三世纪的欧洲,十字军东征已接近尾声,西方在穆斯林的淫威下瑟瑟发抖,东方百万基督徒在教堂中颤栗。穆斯林血洗一个又一个城市,而西方却无人敢再度东征。在东方即将覆亡之际,唯有路易九世挺身而出,他声泪俱下地在法国巡讲,最终,唐克雷德的事迹再度激起法兰西的热血,三万五千法国军队在路易九世的率领下再次东征,浴血奋战,保住东方百万同胞的性命,他以独特的“法国范儿”为人所不敢为,赢得世人尊敬,死后称为“圣路易”,而于其国,法国受到东西方一致称颂,世界折服于法国,英国甚至甘愿做法国的属国。路易九世这种范儿,是奉献的范儿,他让法国在世界眼中更加有范儿。路易九世的例子与开篇所明确的本文核心话题之间缺少内在关联。
但今日,我国一些游客不守道德规范,甚至在国外随地吐痰,乱扔废纸,闯红灯,还自谓“我有‘范儿’”,却不知,他们不但丢尽了自己的脸,也丢尽了国家的脸,使友邦人士莫名惊诧,他们却拿鲁迅先生的文章为自己辩解,举一些不着边际的例子,指责起友邦来了。若是鲁迅先生得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此段现实针对性强。但分析简单化,有扣帽子之嫌。
当今我们的国家,正是一个需要“范儿”的时期,我们不需要违反道德的“范儿”,这种范儿,看似“范儿”味十足,实则为学识鄙陋的表现,不可称之为“范儿”,我们需要的是文明的范儿,是奉献的范儿,是路易九世式的范儿,这种范儿在讲文明用语时,在乘坐公交车让座时,在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时尽显,这种范儿,才能为国家添范儿。
作者:天津考生来源:《语文报·高考版》2015年10—11月作文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