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毛笔,其自身蕴含着不可名状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无数的书法爱好者。它时而坚挺笔直,在书写者手中屹立着;时而柔软多姿,在纸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毛笔的变幻莫测,让我更加敬佩中国历代的书法家们。小篆有战国时期的李斯;隶书有晋代名家卫夫人;小楷有魏晋时期的钟繇;行书有“入木三分”的书圣王羲之;楷书有“楷书四大家”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草书则有怀素……五种风格各异的字体在他们的笔下书写成一幅幅流传千古的佳作,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长河中,毛笔承担着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它在竹笺上、画卷上、宣纸上、奏折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用笔尖描绘了多彩的生活。毛笔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被贯注了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毛笔的坚韧像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遇到磨难坚挺不屈,却又不轻易折损;它结构独特,需要书写者不断地练习,和毛笔相互磨合,才能用柔顺的笔毛写出力透纸背的字体。
但是这文化珍品却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渐渐地被人们遗忘。身为中国人,越来越少的人会写毛笔字,更有甚者提笔忘字,连汉字都快不会书写了。我儿时学习毛笔字,只是单纯地尊敬、崇拜书法,现在,我想让毛笔文化传承下去的心情更为迫切。毛笔的精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灵魂中,它积累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中国辉煌的历史。
毛笔,不仅是我个人的宝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对它有着深入灵魂的热爱,因为它吸引着我,影响了我,带给我文化与精神的财富,这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下去,并且永不磨灭。
作者:北京考生来源:《语文报·高考版》2015年10—11月作文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