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关于山川虫鱼的名篇从何而来?《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经过何种磨难才编著而成?徐霞客不也是踏破铁鞋地徜徉于林木山水之间才编写出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风貌的游记?我们从书中所看到的、电视中所了解到的,都是通过实践而得出。在钢筋水泥上通过电子产品并不能真正地感知自然,迈出脚步,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自然定以其广阔的胸怀,给予你丰厚的回报。不知花名,不识鸟性,那又如何?
行万里路或是读万卷书,都是感知自然的方式,并无对错、好坏之分。通过媒介以认识自然,这种方式过于追求真知,忽略了个人在感知自然时的主观感受,但一味追求隐于林间,也未必是明智之选。读书的乐趣不必细说,于书中窥探自然时,我们能跟随作者的足迹,循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一路探访。书中描述的文字、电视中呈现的影像,都是通过严谨的探索实践而编成的,更具专业性与科学性。所以,在沉醉于山水之间时,不能忽视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感知自然的方式仅是个人之选,偏于一方定会有所缺失。但自然便在这里,在我们身边。自然不会苍老,它永远生机盎然,等待人类的探访。
碧蓝的海洋,开阔的视野,只有亲临驻足,才能感受其磅礴;伟岸梧桐,苍翠欲滴,只有停步仰望,才能感受其苍劲。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作者:广东考生来源:《语文报·高考版》2015年10—11月作文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