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北国的土地,自是与江南小家碧玉迥异,北国的风,从遥远的蒙古西伯利亚吹来,风中添了几分草原与大漠的辽阔之意。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的地带—山西,这北国的风无疑更添了一份历史情怀。
在三晋的气息中,晋商无疑承担了最多历史的回忆“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难留”感动了多少痴情的青年男子与女子,山西百姓,大多在男婚女嫁之后,为改变家庭困苦的状况,多选择走西口以闯荡一番,女子则在新婚后不久,等候家中,守望着心爱的人有朝一日携梦想归来。
独自走西口的男子,远离了爱人,远离了爱人,远离了故乡,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独自离去。远居他乡,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商场倾轧,时局动荡。漠漠平沙让久留下他们孤单却坚定的足迹……而在家中等候丈夫的女人也承担了多年来独自辛苦持家,思念心上人的苦楚,其中也不乏终生未再与丈夫相见的,她们的一生何其凄楚,可是尽管有如此多的磨难在等候着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男子女子,他们却依然坚定地走下去,她们还是依然坚定地守望下去。
我想这就是一份男子的信念与女子的守望相融合的终感于宇宙天地之间的生命之梦,在走西口的民歌中,最令人感动的无疑是那“紧紧拉着哥哥的手,汪汪泪水扑通地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来,只盼哥哥早回家门口”一句,不仅体现了年轻夫妻分别时那催人泪下的不舍之情,更是一份女子对男子事业有成的支持与守望。
在刺骨的寒风侵袭下,单薄了衣裳,寒冷了床被,却只留下了一份对妻子,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西北多沙,平沙漠漠兮憧憬,对离家救援的男子而言,是什么支撑他们走下去?在无数个难以入眠的夜晚,那千千万万走西口的男子望着窗外的明月“月儿弯弯照九州” 家乡的月亦应试如此吧!彼时,家中的孩子正在安睡,家中的她也带着无尽的思念与希冀,在坑上穿针走线,以补生活男子背井离乡,女子依然干着这千百年来的传统手艺夜已深了,她抬头凝视着窗外额那轮明月,又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她还在织布为的是能够补贴家用。为的是能够缓解家庭的困难,她也在思念他,可她只有把对他的爱织进这布里,这一寸寸的布,是她对丈夫,对家庭一日复一日的守望。
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一阵风沙吹来,黄沙飞扬,在田间耕作的女子,抬手试眼,望了望前方那似乎永远望不到头的黄土地,丈夫归来,该是从这个方向吧?当年,他就是从这个方向离开家,走向远方的,少顷,她依然举起厨锄具在耕除着黄土地上的杂草。这黄土地上的每一棵庄稼,都凝结女子辛苦与汗水的,都是她对远方丈夫年复一年的思念和守望。
一代代山西百姓在困苦的艰辛的日子中,就是这样走出来的,女子的守望男子的信念仿佛铸熔成了山西百姓心中的一团圣火,它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山西商人的身影与商业传奇,代代晋商,代代的守望与信念,给这片黄土地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晋商如是,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二万里长征的战士没有心中的一份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与守望,岂能取得胜利?近代以来,自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梁启超、李大钊等人也正是心怀一份对家国富强的守望才著就了一代代中国人反侵略,求民主的波澜?
站在山西土地上的自己,看着静静流动的汾河,一阵风沙吹来,吹尽了身上的江南柔气,只剩得与这北国的风相舞相伴,一片泪,一抹情,一份爱,更一种守望的火,在天地宇宙间逐渐或燎原之势生命因而精彩。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4班 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