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千年守望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我爱诗,因它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传唱着一首首动人的情歌。因它代表了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明天,饱含了诗人最深情的守望。经过岁月的精细雕琢,那种朦胧的美,隐约的情依然是诗词中最为圣洁的部分。

诗歌一开始便已建构成一座富丽堂皇的寸木危楼,那时的古人们选择了一种极为唯美的方式来实现“志”的表达。自《诗经》始,劳动人民便借用意象抒发内心不平凡的声音。人们因日出而欣喜,因花落而感伤,因浮云而忘我,因风雷而激昂。意象的使用让诗歌多了一丝内敛之美,终成为情感的寄托者。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似乎心想说的一切都可以找到一个与之匹配的意象,每一种意象都可以代表一个人最本质的情感。听猿鸣心感忧伤,见黄昏略显惆怅,观星移叹物是人非,登高楼而不知所望。意象的发展贯穿整个诗史,时至今日,每一位研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守望的目光,

在中华的浩瀚诗海里,意象犹如冲在最前方的破风浪头,其后紧随着的无数此起彼伏的潮流则是各个时代不同诗风的化身。它们荡出宁静的波澜,不断传向心的彼岸。

品读诗词,看一看文字背后那个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体会豪放派的洒脱不羁,聆听婉约派的俯首低吟,有大江东去之感慨,也有流水落花之无奈。于田园屋后寻觅绽放的隐菊,至朔北广漠遥望落日的孤烟,有遁逸市井的和光同尘,更有响彻胡天的慷慨之音。

有人说,诗词本是一门高雅艺术,外人触及不得。其实不然,情到深处,言涌心头,诗语便如一江春水般汇入脑海。鲜明的意象寄托着浓烈的真情,加之词组句法的辅味,配合上诗人苦心孤诣的烹调,一首诗词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如此佳肴,无论何时捧在手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诗人守望的温度。

进入新世纪,人们渴望光明、追求自由、歌颂爱情、怀揣梦想与希望去拥抱每一天的朝阳。诗文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从街边报刊得到自己喜欢的心灵读物。于诗篇中静看桥上曼妙的风景,寻找黑夜暗淡的光明,仰望新月边无翼的飞鸟,遇见榆荫下又一个康桥。

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诗词发展至今,每一次思绪的迁移都会在心灵的情海泛起层层涟漪。情由心起,诗由情生,往来四千年,诗人守望的姿态依旧······

花自飘零划过春水无痕,明月几时映托繁星天上。悲歌当泣,远望当归,而今,我在这头,你,却在那头。愿世人可以从诗词中体悟更多的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