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社会从一开始就借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来打磨、改变一个成长中的生命。不论如何才思奇崛,在时代的裹挟下,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如今的我们,年轻而故作深沉,总爱效仿名家笔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意味、“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勘破态度,却总会忽略写下此句的苏子被贬黄州、流放岭南,接受罡风锤打,甚至有时也难以将词意付诸实践的境况。如此大文豪、大名士尚且如此,何况终究一女儿身?几多挫折,几多磨难,锈蚀了盛着名香的金炉,摔折了云鬓松挽的玉簪,催红了落日,熬空了驱壳。女词人在时光的幻境里,被世情缚住心思,聪颖明慧如此,却也只能在空旷的陋巷里,吟着留传千古却于自身、于时代无多益处的“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的思考被世风裹挟,人的灵魂被世界牵引,负载着日益沉重的悲欢离合。似乎,我们都在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成长、进步,但无时无刻不有时代暗流在生命底色上汹涌。被迫成长,每一个生命都会重蹈。我只希望,即使是生理上、经历上遭逢悲剧,这种成长也不会再成为后来者灵魂的痛苦之源。也许,当我们以足够的智慧与勇气看透自己,理清千头万绪,带着了然情怀携手世界,世界终将会收起玩世不恭的态度,所有的星星也将会为我们照亮前路。
作者:冉天枢
来源:《语文报·高考版》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