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才,咱们伞坊的情况你也了解,你通知大家伙都回家休息休息,陪陪老婆孩子,工钱我老郑照付,再开张那天我通知大家。”郑先生遣了店里的长工,叹了口气,急忙地往家赶。
近一个月来,郑先生过得颇不如意。郑家世代居于这水乡小镇,凭着一手祖传的制伞工艺在小镇的商户中占着一席之地。这么些年郑氏伞坊也越做越大,许多游人慕名而来,但求一伞。
事情的转变始于年初。
镇上接连搬来三家商户,店内卖的不是他物,正是这纸伞。旅游旺季将至,三家纷纷为之适势宣传,郑先生不为所动。谁知旺季来临,郑氏伞坊店外门可罗雀。郑先生面上未显分毫,心里却不免担忧,虽说伞坊越做越大,可哪里又是好经营的,这以后的路啊,难咯!他思来想去,再按捺不住,戴着帽子,猫着腰,随着人流进了一家店。店内装修得是古色古香,八角宫灯轻轻旋转,配合着柔和的音乐,将那伞映衬得格外好看。饶是郑先生也不由赞声“妙哉!”他匆匆选了一把买下,即刻去了自家伞坊,给工人放了长假,自己回家闭门,潜心研究。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伞坊路拓宽些。
半年后,情势再变。
“阿才,快些招呼客人,过了这会儿儿子再歇不迟!”郑先生红光满面地招呼着进店选购的游人,看着伞坊愈发热闹,他心底是说不出的欣慰。
且说郑先生归家后,对着那别家店里买来的伞细细端详。少了灯光,音乐映衬,纸伞瑕疵尽现,伞骨伴有细小裂痕,伞面光泽黯淡且伴有颗粒感,机器印刷的图案缺少灵气。郑父瞧见这情形,便说:“你甭琢磨人家的缺点了,想想咱老郑家的伞都有啥不足,咱一味守着祖上的手艺可不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时候创新啦!”郑先生若有所悟。
沉下心来,郑先生翻阅起了他太爷爷留下的手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郑先生被手札中的一段话吸引了:“适乞巧佳节,宋家有女求伞赠心上人,令匠人绘画赋诗其上,甚得其心。”就这样,郑先生想到私人定制服务,将个性表达与传统手艺融合一体。
郑先生鼻间沁润着清新的纸香,伞坊一边是池中抄底的工人,一边是挥毫泼墨的美院学生。定制服务一经推出广受欢迎,与众不同已成为每个人的追求。订单如雪花般飘落郑氏伞坊,郑氏伞坊这下是彻底大啦。郑先生心想,这不正应了老话:“穷则变,变则通啊!”
不多久,镇上的三家新伞坊受到游客投诉,统统被质检部门查封了。小镇上的居民议论纷纷,郑先生心下却是一片了然。
再路过那三家伞坊,郑先生是抬头挺胸,大步向前,他心想,你们的路走到了尽头,我的路啊,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