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路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一中学高三(1)班 姜晨

何为“路”?《尔雅.释宫》里有云:“一达谓之路”,即通往一个方向。由此,可得出“路”的一个特质:通向一个方向,连接一个目标。宋元时期,人们把“路”作为行政区域名,而现在,我们将用“路”字来定义那些宽宽窄窄,或平坦或坎坷,由一地通向另一地的往来通行的纽带。

犹记当年,大小村落里挂着的“想致富,先修路”的红色大横幅。路连接起这些贫困闭塞的小山村,将城市生活的优渥、便捷送进去,将山区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带出来。这样的条条大路,蜿蜒而行,延伸的是人们的希望。在这发展建设、砥砺奋进的时代,我们国家修了数以万计的这样的路。它们或是通向青藏高原的“天路”,或是横亘于江海之上,连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港珠澳大桥,亦或是太行山地区那些从峭壁之上开凿而出的奇迹之路。每一条路不尽相同,路上的风景迥异,然而它们都有同样一个名字——“中国路”。这些“中国路”将华夏儿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各个地区携手同行,协同发展。

驼铃阵阵,夕阳的余辉映着一队队远道而来的商队。那些大箱小箱之中或是可棉花、羊毛、钻石、铁器,亦或是丝绸、瓷器、纸张、茶叶。商人们样貌不同,穿着各异,语言有别,可是他们行于同一条道上,且将通往同一个目的地。上言或是旧时丝绸之路上的光景,我无法去到那条古时之路,只能从史书中揣摩一二,加之自己主观臆断的想象。在今天,这样一条古道,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词中。中国将协同丝绸之路沿途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共同发展这条古时商路,形成“一带一路”经济带。它不再是一条简单的路,而是中国及其它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纽带。“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所谋求的发展之路,它的出现具有长远的意义,促进了中国与其它亚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并且是中国可长期发展的事业。

我们行走于地上,脚下便是路,而我们的人生亦是行在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成材之路,虽路不同,但我们都在路上。记得前些日子的运动会,我惊叹于学校体育生们矫健的身姿,便向旁边一同“观战”的老师说道:“这么厉害,我们搞不赢呐。”老师只是笑笑说:“应该的,他们要把体育搞好,这是他们选的路。你们的路是好好学习,也要把学习搞好。体育只是‘业余爱好’,自然比不上‘专业运动员’了。”或许老师只是随口说说,但听的人却感触良多。对啊,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选的路。那些体育生们,或许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但他们在体育方面出类拔萃,这条体育竞技之路就是他们所选的成材之路。我们与他们的路不同,但在不同的路上可以拼搏出同样的精彩。谁又能说二十年后这些运动健儿们做出的成就比不上这些“精英尖子生”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千千万万路,路路通罗马。只要我们走在自己所选的路上,并且坚持走下去,又何来好坏、优劣之分呢?

一人成材,须脚下有路,行于正途;一地发展,须交通便捷,民生有路;一国繁荣,须踏发展之路,砥砺前行。心中有路,脚下便有路;脚下有路,终将行至远处。我们的中国梦,当从脚下之路而始。

指导教师推荐语:

文章紧扣时代主题,格调高昂,富有文采,并能结合成长经历,不失为佳作。 (指导教师:程豪进)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