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俺老乡
叽叽喳喳的雀鸣伴着透过窗帘的阳光射进我的小屋。
村子里,一天的生活又开始了。
早上六点。起床最早的该是村头的“傻姑”。她的女儿几年前因为车祸去世了,自那时起,她便疯了。说是疯,但心还是那么质朴无华。记得一次在路上碰到她,叫了她一声,她那脸上便如一朵牡丹霎那间开了出来一样,念叨着要去接下学的女儿,还从后头的包袱里拿出一件满是泥土与破洞的“名牌”,“小伙子长得帅,穿上这衣服更淘气。”想来,这该是她从垃圾堆里淘过的“珍宝”,我也和村里人一样,高兴地接过这“名牌”,连声称谢,还送给她老妈给我带的苹果。
吃完老妈做的小米粥,该去杨叔家为妈再买点感冒药了。杨叔是个奇人,我叫他“秃手神医”。他十岁时,因自己贪玩做炸弹去水库炸鱼,却不小心因炸弹“走火”,被榨取一只左手。学是上不成了,便找到了村里的一位老中医,从汤头歌起自学医术。他的医术十分精道,附近村的老乡有什么病,让他摸摸看看,准和去医院检查结果一样。我来到他开的卫生站,“杨叔,妈感冒还有点严重。”“小事儿。”他拿出一盒药,“再吃一盒,肯定好了。”“那好,我连上次你没收的创可贴的钱一块儿给你吧。”“两三块的事儿你还提,别寒碜我了。”这一次,他又没收药钱。
许是干了一上午农活儿,我身上一股子浓重的汗味儿。这不,吃过午饭,便和老妈“请假”去胖奶奶家的澡堂好好冲洗一下。胖奶奶足有二百斤,这或许是因为子女都各有成就才使她“心宽体胖”吧。只可惜老伴二十年前得了老年痴呆,常疯疯癫癫的。胖奶奶为了照顾相守一生的伴侣,也为了不去打搅子女的生活,她带着丈夫留在村里,可偏偏自己又闲不下。儿女们为了不让她在外面雨淋风吹,便为他置办起这么一间澡堂。我去时,胖奶奶正在小心翼翼地给老伴一勺勺地喂着早上熬好的红豆粥,边喂边用手巾擦去他“淘气”吐出的米粒。
玉米上午已经收完,下午,爸爸去李叔家打扑克,老妈则拿起自己的十字绣,去赵姨家和姐妹们聊聊家常。赵姨家的情况在村里算是很好的,美中不足的一点,或许是两个儿子“文命”不长,高中都没有坚持下去。大儿子去新疆当了兵,小儿子则留在家中,帮他们料理杂货店。“哎,听说了吗?村东头那家也买了电脑了。”“是吗?”“这能有假,咱村儿现在已经有十几家有电脑了。”“哎呀,要不我家也买一台吧,今年打葵花挣了不少,正想办个大件呢!”女人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村里的变化,日复一日。
太阳落山了,鸟儿也归巢了。“傻姑”早早睡了,明天要去“接女儿”,杨叔还在叫女儿背着汤头歌,胖奶奶像哄孩子一样哄老伴入睡,赵姨和老公,则在一笔笔地核对今天的账目……
这,是俺村儿,这些人,是俺最平凡的老乡。
读到这篇文章,感觉如饮甘泉,清冽甘甜,又像在啜一坛老酒,余香荡漾。
没想到这篇文章是以这样的写作方式在众多感动中国的人物和可以永远无朽且永世活着的古人面前脱颖而出。也没想到这篇文章可以以这样的写作内容去诠释“平凡人的幸福与欢乐”的主题的。因为有“女儿”,傻姑幸福的;因为有汤头歌,杨叔是幸福的;因为有老伴,胖奶奶是幸福的。文章用极具张力的语言,在千字文里为我们勾勒出那么丰广的平凡人的生活塑造了那么个性鲜明的形象。也让我感动于他们内心深处不平凡的爱:爱家人,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