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岂可无人情?

规则岂可无人情?

2012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我有一言不得不发: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52分

优点: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②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③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不足处:书写欠工整,倒数第二段未紧扣观点去叙议,导致事例归属不清,既可理解成“有人情味的规则被粗暴执行”,也可理解成“规则中无人情”。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