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间
公道中学高三(3)王露
李煜感慨流水无情,带走了他的年华,可流水东去的道理却是心知肚明。龚自珍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揭示了情理恰似患难兄弟,互相扶持,相辅相成。秋日花落本就顺应了万物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又满足落红对泥土的爱护之情。故情融于理,理藏于情中。
情理都是我们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药家鑫撞人在先,下车用刀砍伤人在后。从情说,人为感性动物,撞伤他人之后,应内心充满愧疚,下车询问伤势或送医院急救,怎么会想到拿刀进行二次伤害?他的举动不禁让社会思考:人是否已经丧失良心道德,变得冷血无情了?从理说,药家鑫撞人本就触犯法律,又用刀再次伤害,不是罪上加罪?于情于理,药家鑫都要在囚狱中反思和悔悟自己的品行。诸如此类的上海染色馒头事件,还有再前的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透露着情理相通的道理。情理本一家,情是理的源,理是情的核。法律、道理、规则都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终结引申出的,理是对待事情的根本原则。
可是,在法面前,情是臣,法是君。情亦分私情和公情。假公济私是我们一贯排斥的。当情遇到理时,情应为理让出路。包拯是宋朝著名的清官,他两袖清风,公正无私的品质一直被人所称颂。即使在处理自己乳娘儿子的事件上,他也一样公正。从情说,那是自己恩人的儿子,是自己的亲人,他应该袒护。从理说,他触犯了法律伤及人民的利益。包拯选择了理,事后他跪在乳娘面前说自己愿代其子尽孝道。理是情的核,情应该从理出发,理是处理事件最核心的准则。
奈何很多事情从理出发就显得令人叹惋,合乎情却不合理。一位老人因家中有上学的孙女,而儿女均死于意外,迫不得已靠摆地摊为生。可却因无商业执照,受尽了城管的毒打辱骂。老人的苦苦哀求却成为人们眼中的笑话,换来的是人们的漠视。从理说,没有商业执照不应行商,可是反观他的处境,又怎能不怜惜他的坚韧和悲凉?法理无情,可社会应有情。为什么城管不帮他办商业执照?为什么社会没有给予他应有的补贴和帮助?反思之后,怕是人心已冷,世已无情。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按理办事,因情思事,给以他人帮助,而严明律己。情是理的源,理是情之核,情理本一家,合情合理的对待身边的事情,于情于理的分析身边的事情。
点评:行文至始至终扣住题目,从大家熟悉的事例里分析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得出“情应为理让出路”和“法理无情,可社会应有情”两个分论点。有些与观点和论证无关的言语应该省略。张贵斌
情理之间
公道中学高三(4)顾绵雪 指导老师:吴俊
如今,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了村长。
下班回家等待着妻子烧好饭的我,打开了那台用了多年的电视机,搜索着节目,慢慢地调换着节目。
虽说自己当了村长,有了一定的权力,但是家里的生活情况并无起色。想到日夜操劳的妻子既要照顾正在上学的儿子,又要照顾自己生病的母亲,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结婚时向妻子许诺的幸福日子至今都未实现过,我忧郁着。
近来的事情越来越多,农村房子的重组拆迁就是一个棘手的事情。看着桌子上一叠重组拆迁的报告,我仔细地浏览着每个一数据,重新核实账目的数额。当核实最后一份报告的时候,一封信飘落在了我的脚下。我打开信封,浏览信的内容:老同学,我是李四啊,和你一个村的,今天就是有个事想麻烦你一下。我的那个工厂规模有点小。拆迁的时候得到的补贴又少,能不能在工厂数据规模上修改一下?当然了,好处有你一份。
看完之后,我将信锁在了抽屉里,内心复杂着。
回到家,欣喜地看见那台旧电视机被一台崭新的液晶彩电取代。妻子开心地说道:“这彩电是我们村李四送的,他说是为了祝贺你当上村长。”我顿时从欣喜的表情换成了矛盾。心里想着李四和自己也有不错的友情,再说在自己竞选村长的时候李四也没少给自己拉过选票。可是一想到自己竞选报告上说的“绝不以权谋私,以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时,我的理性告诉我必须坚持正义公平。
可是想到家庭,想到李四对自己的帮助,想到大家的利益,我挣扎着。偏向“情”,我就会失去理性;偏向“理”,我就会失去交情。
农村房子拆迁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暗暗地做了个决定。
回到家,我对妻子说:“老婆,把彩电退给李四吧。”妻子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她一切。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心情欢愉,没有什么负担。我知道于情于理之间,没有什么能比理更重要。
评语:
本文扣题较紧,叙事完整,以小说的笔法塑造了村长这一形象。“情”与“理”的矛盾冲突在文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但由于作者阅历尚浅,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够透彻,导致文章缺乏真实感。建议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使文章更具生活气息。
情理之间
公道中学高三(6)班许晓晶
她无力地开门,关门,走进房间,把巧克力扔在床上,然后自己抱成一团,卧在沙发里。她想睡觉,可是一闭眼,脑海里就呈现出月月一家人殷勤夹菜给她,满脸堆笑的模样……
她和月月两家很久以前就常来常往,父母双方都是好朋友,所以她和月月从小便相识,并且感情很好。有所不同的是,她从小成绩优异,大考小考均是名列前茅。月月也不差,中等偏上的成绩。一晃十八年过去了,两个小丫头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们该参加高考了。
自高三以来,她每天都去月月家帮她补习,可是月月的成绩却总是不见起色。很快地,黑板上的倒计时还剩一个孤零零的“1”。它孤独地站在黑板上,鲜红的,给本来就很紧张的同学们又增添了几分焦虑。就在这一天中午,月月告诉她晚上月月一家请她吃饭。
暮色四合,某星级饭店里。
她碗里堆满了菜,月月妈妈还一个劲儿催促她,“快吃啊,凉了就不好吃了。”说罢又加了个鸡腿往她碗里塞,说是感谢她一年以来每天为月月补习。月月爸爸也一个劲儿地感谢她。而今天月月却在一边安静地吃饭,什么话也没说。她终于忍不住了,问月月妈妈,“阿姨,您和叔叔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问我?”月月妈妈终于停止了夹菜。她放下筷子,示意月月爸爸说话。月月爸爸面露难色,迟疑了一会儿才缓缓张开口,“小婷,我们知道,这么做挺为难你的,但是真的只需要你帮一点点忙就可以了。你看,你和月月是发小,那感情自然是不用说了,肯定是好啊。这眼看就要高考了,月月的分数始终还差十来分才够上本科,你看能不能……”月月爸爸的话说到这就停止了。她低头沉默。月月妈妈接过话茬,“是啊,小婷,按理说不该这样的,但是请你帮帮月月吧,现在的社会……”月月妈妈还在喋喋不休,她早已不在听了,她的大脑一片空白。临走时,月月妈妈还塞了两盒费列罗的巧克力给她。
她看着床上的巧克力,想着和月月的感情,想着月月一家对月月的殷切希望……如果帮月月,这就是作弊;如果不帮,她也不忍心看见好姐妹考不上大学。这情理之间该如何平衡?
点评:能够扣住题目选材,但立意不够明确,原因在于前面“情”的部分渲染过多,语言不够简练,后面关于“理”的部分缺少细节展现,没有完全写出自己在之间的挣扎过程。沈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