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前天晚上在老师家过夜!”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全班都沸腾了。似乎所有学生都有一颗八卦心。也难怪,高三学子每日闷头在书海里,生活没有一点波澜,教室里有电脑电视却不允许私自打开,所以这一点八卦就成了班上的“重大新闻”。起初是从303女生寝室传出来的,继而口口相传,众所皆知了,连隔壁班都有所耳闻。也不是什么爆炸新闻,何以传得如此沸沸扬扬?在周日晚自习过后,我从当事人杨丽丽那里得知了事情的整个经过。那情节,可谓曲折离奇。我恍惚以为自己听了一集电视剧。跟其他高中一样,我们学校每周五下午放假,周日晚上返校。但高三下半学期,为了冲刺高考,两周才放一次,也就是说,学生半个月才能回家一趟。有些同学家住得很远,回家一趟特别不容易。杨丽丽就是其中之一。她家住在什么什么湾,赵湾还是张湾,我记不清了,反正这两个镇都是八百里外的穷乡僻壤。听她说,回家只有两趟车,上午10点,下午6点半,错过了就没有了。周五放学后,先从学校坐公交到石花镇,再从石花镇转乘这趟车,坐两个小时到家。运气好的话会有座位。通常到家天都黑了。她从来没错过过这趟车。母亲也多次告诫她:“星期五放学后赶紧收拾东西回来,可别磨磨蹭蹭耽误了坐车,你回不来我看你住哪儿!”这是至今为止,她第一次没坐上回家的车。那天下午一放学,杨丽丽就开始收拾书包了,她是前几个走出教室的。然后回寝室收拾东西,脏衣物要带回家洗。她走出寝室时,寝室里还有几个女生在嬉闹,放假了,大家都很兴奋。走到校门,她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今天下午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模拟试卷她忘了带,于是她匆忙飞奔到教室,还好教室门还开着,她走向自己的座位,翻找试卷,桌子都翻了个遍,没找到,“奇怪,明明夹在语文书里了啊!”这时,班长突然走进来,“杨丽丽,你还没走啊!”杨丽丽边找试卷边回他的话。班长拿了书包就走了,交待她锁好门。现在教室里只剩她一个人了。她越找越焦急,恨不得把桌子掀了。一屁股坐上椅子上。“哎——烦死了——”。转念又一想:“算了,不找了,大不了不做了,周日挨顿批!”坚定这个决心对她来说并不容易,虽然她成绩不好,但每次作业都完成的很认真。起身去锁教室门,突然肚子疼起来,她在课桌上趴了两分钟,冷汗直冒。把书包放在椅子上,赶紧去二楼的卫生间,三楼卫生间正在维修。等上完厕所回来,教室门被锁上了。教学楼大门竟然也被锁了。刚才在卫生间好像听见有人喊,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才明白是管理员检查教学楼。完了完了,这下糟糕了,被困在这栋楼里了,东西也被锁在教室了。她跑向走廊尽头,趴在窗边往外喊:“有人吗——有人吗——”。没有回声。整个校园一片死寂。人走得可真快啊!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了,杨丽丽激动极了,她有救了!人影渐渐近了,这才看清是语文老师。老师十分惊讶,问清楚了情况后,第一反应是找管理员。可保安室门已经锁了,管理员走了。老师立马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又给管理员打电话,二十分后管理员才来开了门。杨丽丽被管理员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她无话可说。她的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了,她把头低着,也不敢眨眼。管理员走了,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快回去吧。”她走向校门,脚步沉重,边走边抹眼泪。在校门外,她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心中一片凄凉。她已经赶不上回家的车了。“妈,我赶不上回家的车了,我——”,话还没说完,电话里就传来了母亲的厉声呵斥,她等母亲发完火,才敢说话,“我刚才被锁在教学楼里了。”正说着,语文老师向她走过来,“杨丽丽,你是不是赶不上回家的车了?”杨丽丽点点头,电话那头母亲还在批评,“是你妈妈吗?跟你妈妈说,今晚在老师家住,一会儿跟我回家,让你妈妈别担心。”母亲在电话那头听到了对话,不再训斥了,也同意了。挂掉电话,杨丽丽用试探的语气问老师:“老师,我今晚真的可以住在您家吗?”老师笑着说:“当然可以啊,我就住在学校,走,跟我回去!”她过来搂着杨丽丽的肩膀,带她回家。那天晚上她吃了老师做的饭,她觉得比母亲做的饭还香,夜里她躺在床上,毫无睡意,既兴奋又紧张,她从来没想过她的语文老师这样温柔、热情,原来老师也有另一面啊。窗外月光透过窗帘,照进屋内,也照进她的心里。她觉得一切都变得明亮了。“老师,我试卷不见了,这个星期是不是可以不做了啊?”第二天早上离开时,她开玩笑地问老师,老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立马转身进屋,拿了一张新试卷出来,“哈哈,逃不掉的作业!”她和老师都笑了。后来杨丽丽才想明白,为什么那天她被锁在教学楼。管理员检查二楼时,她在三楼,等她从东边下楼去二楼卫生间,管理员正从西边上三楼,见教室没人,便把门锁上了。如果那天晚上没有语文老师收留她,她可能真要流落街头了。一想到这里,杨丽丽觉得自己好幸运,而且那次跟老师深入接触后,她更喜欢语文老师了。通过杨丽丽的转述,我们也了解到了老师的另一面。原来在教学中很严厉、很高冷的老师,在生活中实际上是一个很温柔、很温暖的人啊!“杨丽丽前天晚上在老师家过夜”,我终于知道了,这个新闻标题是个噱头。不过,再看到语文老师,我也“刮目相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