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手

窗外开始淅沥地下着雨,从小我就特别喜欢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那种感觉冷冷的,让人听着就想钻进被窝里暖暖地睡上一觉。我搬来凳子,趴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视线逐渐地模糊起来……

从初中到现在快五年了,在这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对家的感觉我已经没有以前那般熟悉了,而我始终记得的就只有母亲站在家门前目送我返校时,那羸弱的身影以及她那一只一直举着的手。

刚上初中的那段生活确实是艰难的。因为家在几十公里外,我开始了寄宿生活。那时侯我们不谙世事,对于新环境即使有再大的好奇心,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好的适应。虽然在家里,我已习惯了做家务活,诸如洗衣服,洗碗筷的活我可以一揽无余,但让我感到艰难的并不是体力劳动,因为想家,我每个星期都会回家一次;因为离不开母亲的温暖,我一次次把那份酸泪忍下,母亲说过:作为她的儿子,就得学会坚强。母亲也没有常来看我,只是买了一只手电筒给我,那时侯学校没有路灯,母亲是知道的。于是这只手电筒便成了我的依靠。每当我无助时,我就会拿着母亲的手电筒,这样我就会觉得母亲是在我身边的,我不孤独。

母亲不迷信,但对于一些事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今年年初我大病了一场,一个多星期了仍不见好。有人说这是我今年运气不好,犯冲了。久病不愈,母亲也急了,到处跑去求神拜佛,乞求我的平安,每次回家时,母亲总会带回一些护身符,说是可以消灾解难。我会保存好这些护身符并不是因为病得脆弱了而变得迷信,因为这是母亲求来的,代表着母亲的爱。可是,母亲你知道吗?其实,你才是我的护身符。

雨越下越大,一滴雨落在我的手上,冷冷的,我关上了窗户。雨散乱地拍打着窗户,形成了无数个细珠,窗外的世界仿佛变小了,家好象近了,我伸手触及,仿佛抚摩到了母亲那张慈爱的脸……

记忆中,母亲的脸上很少出现笑容,但这并不影响她原本的慈爱。依稀记得我把自己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拿到母亲面前时,她脸上那久违的微笑,我知道,母亲是在为我高兴,虽然她没有说什么。现在,我尝试着多写字,希望能有更多的作品印成铅字以换取母亲的微笑,我投的每一篇稿件都是用自己的名字,生怕母亲见到其他名字时,会不认识。

在学校学习的日子里,无论是大雪纷飞,霜叶层染,还是雷雨横空,在我面前常常会浮现出母亲那羸弱的身影和那一只一直举着的手。随着岁月流逝,随着学习负担日益增重,我回家的次数少了,对于这,母亲只说了一句“有空多打电话回来”。这让我想到了电视上常出现的镜头:当某人从远方归来时,久待的亲人便张开双臂与他相拥。但现实不会如此,亲人只会默默地接过行囊,轻轻道一声:“回来了!”我后来才逐渐觉得,母亲那只举起地手上,有一双母亲瞩望我背影的眼睛,那双眼睛投射我踏过的每一片苍茫岁月的脚印中间,鼓励我走过每一段黑夜。

后记:多少莘莘学子在母亲搭起的桥梁上追逐着梦想,又有多少人在母亲孤瘦身影的陪同下走过一段段艰难的人生。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传递给我们一位母亲的心声:“别以为只有我怀他的时候才和我骨肉相连,当他将来下地自由走动时,即便在天边,抽打在他身上的风同样会撕裂我的肉,他的呼喊中有我的声音,唉,我的孩子,我的一笑一颦,其实都是你脸色的反映。”是的,母爱太平凡了,正因为平凡,它才无处不在,才会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才会让我们有决战的力量,奋斗的智慧,以及生活的全部意义。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