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不在,何谈兴国?

“滴——”此起彼伏的鸣笛声淹没了整座城市,每个人的脚步都似踩在针毡上匆忙。

就在这座混浊的空气都被搅得混浊的城市,有谁会转一下头,甚至瞟一眼蜷缩在墙角的老妇人呢?那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啊?在这步入深秋的季节,寒风肃杀,她仍身着一件单薄破旧的衬衫,她紧紧地偎缩在破旧不堪的蛇皮袋后,瑟瑟发抖,灰白的发丝在风中颤栗。她那黝黑的脸庞遮盖不住毫无血色的惨白,嘴唇干裂的结痂处又渗出鲜血,临近古稀之年,她不该在家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吗?而如今,她又为何流落到此?

一个衣装革履的男人坚实有力地朝角落走来,皲裂的大地似乎都要被塌裂,他一定会给予老人帮助的,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而充满希望。他走进老人,目光却仍直视。他小心翼翼地撕下老人头上的一张标有年薪百万的招聘单,然后叠放整齐地放进公文包。或许,他接下来会注意到老人吧,一个珍惜自己未来的人也一定会珍惜别人吧。他的脚步一移,便碰到了老人。瞟了一眼,他的脸色骤变,嘴角微微下撇,就这样,慌忙离开了,似害怕职位被人抢去一样。

又一个上身披着貂皮大叔,足登漆皮长靴的摩登女郎朝老人走来。扭动着水蛇腰,忸怩作态,假掩鼻子尖着声朝老人喊道:“你赶快带着你的东西离开,别在这儿恶心我的客人。”她冷冷的站着,老人没有吭声,女人自觉无趣便悻悻离开。

一双缀着虎头的小布鞋映入老人的眼瞭,老人猛地抬起头来,眼神无比和蔼地看着向她走进的一个小男孩,老人努力地微笑着,痂口的血流的更多了。小男孩亦笑看着老人,刚想迈步走向老人。突然,一双纤细却有力的手一把抓住了男孩的胳膊,匆忙离开,男孩尽力地转过头来望那位予他微笑的陌生老人。就这样,在茫茫人群中,一道天真善良的目光与一道渴望温暖的目光交汇……

渐渐地,人群淹没了小男孩,老人那充满希望的目光又一次呆滞,汩汩而出的泪水划过沧桑的脸,“嗒”“嗒”地碎了满地。

可这心碎泪碎的声音有谁会听到,也许只有那个孩子,可他又能懂吗?当他的母亲伸出手的一刻,就已生生地剥去了作为一个孩子的纯真,折断了一个天使的翅膀。

老人的子女在哪?他们是否还在?如果是,他们的母亲——生命的源只身在外流浪。他们的心是否会感到痛?他们为人子女的责任又在哪里?如果他们不在了,可又有如此多的人经过老人的身边,看谁会停下脚步予以老人一次慰问?“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圣训他们可否仍旧记得?仁人之心,责任之心呢?成千上万个像那个小男孩一样的孩子都将生活在这样一个冰冷,毫无人性,毫无责任感的社会中,祖国的未来,名族的未来岂不都要沉没在无尽的空话之中?

林语堂曾说过: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了国家。千年来中华名族可以巍然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中,依靠的是这割剪不断的纽带。一条由责任编制而成的纽带。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大,中国梦大亦大,小亦小,大在于它的实现牵系着全球1/6人口的幸福,小在于它的根本是满足百姓吃喝不愁,合家欢乐。“人们能都获得幸福是一种除一切后顾之忧的状态”司汤达如是说,而这种状态的获得需要我们的爱心,责任心。

责任的担子亦苦亦甜,而幸福的生活就在于“甜亦乐,苦亦乐。”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