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茶舍

寒风呼啸,黑夜似乎永无尽头。今夜,天上无繁星。女子默默行在黑夜里。走走停停的她像是在寻找什么,却又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除了这位女子,大街上寻不见任何人影。

女人彷徨着,拐过一个路口。不远处,有一点荧荧的光。在如墨的夜里,暖黄色的“茶舍”二字分外显眼。

不知在街上游荡了多久的女人一愣,几乎是下意识地,向那亮光跌跌撞撞地奔过去。

女人在茶舍古色古香的大门前停步,迟疑片刻,随后轻轻地推开了门。一进门,只见一位白须老翁正悠然地喝着茶。女人怔了片刻——老人给她似曾相识的感觉。见到女人进来,老人缓缓起身,道“欢迎。”随后执壶斟了一杯七分满的茶放到对面,微笑着说“天冷,先喝杯茶吧。”

一杯茶入喉,温热的茶水将女人心中的茫然消解了些许,女人低头道谢。老人无声地笑了笑,放下茶壶,端起自己的茶杯,“姑娘,讲讲你的烦恼吧。”女人有些讶异,刚想问老人从何得知,却又猛地想起自己孑然一身,在黑夜里游荡的事实,便自嘲地笑笑。

“无他,只是受困于通向人心之路的艰难。”女人叹口气,也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老人微微一笑,喝干了杯里的茶,“那,姑娘方便讲讲你所言的人心险恶从何而来呢?”

女人苦笑一下,缓缓道:“我是一名记者,最近报道了不少有关老人被诈骗的新闻。一些人举办养生讲座,打着保健旗号,实则觊觎老人钱财。我采访过几位受骗的老人,他们却一口咬定没有被骗。老人们盲目轻信所谓的‘神医’、‘神药’,也不相信正规医院的检查。我也曾劝说过老人,可是老人们为一点小利益仍然一意孤行,最后导致毕生积蓄付之东流。”女人喝口茶,注视着茶杯里上下浮动的茶叶,慢慢地说“包括一些孩子,我尝试做几期儿童问题的专访,可我穷尽所能,也无法打开他们的心房。”女人呆呆地盯着茶杯,有些失神,喃喃道“我与他人沟通时,我逐渐发现,通往人心的道路是那么崎岖。有不少问题,我越问,他们回答的越笃定。我甚至连他们最真实的想法都触碰不到……当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待都消逝了,世界……还有信任存在吗?”老人顿一下,“姑娘,先容我问一句,你说的与他人的沟通,是指质问吗?”女人抬起头,疑惑地看了老人一眼,继而,坚定地回答道“是的,要找寻真相这个无底洞的底,唯有质问才能层层深入。”老人轻轻一笑“姑娘,要不,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位年轻人,他也是一个记者,报道过反映社会黑暗面的新闻,以尖锐著称。渐渐地,他认为真诚与信任在这个污浊的世界里消失了,他逐渐离开了新闻界。但他的妻子很隐忍,也很有爱心,一直悄悄地帮助他人。直到有一天,他们在一间茶舍里再一次因为信任他人吵架,妻子终于忍受不住,拍桌离开,冲出门外。那是她第一次拍桌离开,也是最后一次。

他的妻子,出门后惨遭车祸,抢救无效后死亡。尽管是司机的全责,但是他的心中始终认为,他才是杀害妻子的凶手。

是他的极端不理解他人,是他自己的偏见导致了妻子的死亡。

经历了妻子的死亡,他从低落中惊醒,换了个方式,他放弃了之前的质问,开始用同理心了解别人。他逐渐了解到妻子所坚持的那些仍旧真实存在的真诚。”女人若有所思地垂下了头,没有注意到老人眼里闪烁着的泪珠。

“质问,是一种尖锐的方式,让人感到本能的不安感。人们出于自卫,总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无论对错。所以说,尝试着感受他人的心思,从他人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一味质问。若单单是质问的话,我想,通往人心之路大概是崎岖之至吧。”

老人抬起手,又分别给女人和自己倒了一杯茶“最后一杯吧,时间不早了。”女人猛地抬起头 “照您说,我的采访目的,是只求认识与了解而已?” 老人低头倒茶,轻轻却又坚定地回答“对,只求认识与了解而已。当你心怀真诚去了解一个人时,你会发现,通向人心的路,其实并不崎岖。”

女人盯着老人,仿佛发现了什么秘密。“故事里的年轻人……是您吧?”她双手接过茶杯,小心翼翼地问道。老人抬头看她一眼“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我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女人望向老人“我只再问您一句,您认为了解为何物?”“我想,是我们之间不需言语,只凭心灵感受到的温暖。”老人捧着茶杯,眼神微微发亮,似乎沉浸在回忆中。

待到女人告辞时,那呼啸着的风不知何时停了。那阵狂风,吹散了云层,繁星闪烁。女人走出几步后,回身望向那依旧亮着的茶舍,她似乎看到了一条闪光的路,从茶舍漫到天际——那是用真诚铸造的通往人心的路。

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一12班 李书铭

2018年3月20日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