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片星空》

独善兼济的人生理念,铸就了他的伟大灵魂;艰难坎坷的人生际遇,锤炼了他的铮铮铁骨;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平添了他的人格魅力;立德立言的人生辉煌,成就了他的英名荣耀。他就是茫茫星河中的璀璨明珠——苏东坡。“回首向来萧瑟处”,一代宗师的人生之路给予我们的,是启迪,是激荡。

后汉时期朝政不修,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伏。许多敢于进谏的文人学者,如范滂等人却惨遭皮肉之苦。时转宋代,一位母亲正教其子读《范滂传》,幼年时期的苏东坡抬头问母亲:“我以后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欣然应许。冥冥之中,在小苏东坡的心中便有了个模糊的人生目标。这个小目标引领这他走上了他的求学之路。

一日,欧阳修的文章流传到了苏东坡的私塾中。小苏东暗暗称奇:“这是何人?竟可写出如此精美的文章。”一番了解后,苏东坡意思到朝廷之上有像欧阳修一样的文人学者。苏东坡心中那个成才的目标变得越发清晰。他的求学之路越走越宽,前方的光点越发地明亮清晰,苏东坡也越发地激荡亢奋。因为他想成为一位像范滂、欧阳修这样的正人君子,为世人所共识,所恭敬。

随着年龄的增长,苏东坡开始赴京备考。途径张方平家,前去拜访。张方平嘲笑苏东坡一本书读两遍,说自己过目便不忘。苏东坡则笑答道:“我还要读第三遍呢!”言外之意则是:您的天赋真不错,而我的勤奋也是一种天分。作为一个少年,在他的求学之路上,面对权威他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态度,实属难得。加之苏东坡的年少有志,勤奋刻苦,更是暗示了苏东坡的成才。求学路上,心中有方向,便知应前行。一路走来,苏东坡勤奋刻苦的求学态度,心怀大志的成才理念,铺垫了他的成才之路。

少年时期苏东坡的求学之路,算是胜利。他凭借的年少有志,勤奋刻苦一路多得贵人相助。可政治上的苏东坡却显得有些笨拙,遇上了王安石、章悙等人。他与王安石一行人对峙之下,谣言四起,苏东坡年过五十,惨遭皮肉之苦,饱受贬谪之不幸。

如深谷白云、林间清风的苏东坡面对全然陌生的行为系统,感到困惑。“不识庐山真面目”,他的诗风开始变得与众不同,避开了李白的激情澎湃。苏东坡的诗显得成熟而沉思,成为了引领时代的“新诗人”。

岭南流放时,苏东坡已年近六十。他已饱经命运的荣枯盛衰,面馆一切他已宠辱不惊。他渐渐把眼前多发生的一切都视为他们人生的一段段旅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程结束,一程又开始。他变得豁达乐观,发出“诗酒趁年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慨;他纵情山水,感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他体恤民情,写下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的诗句。他开始用心得去感悟山河,去寻找自己的轨迹,去搜索文化的命脉,去感知历史的大风。只要在路上,所有的猜测都会变成搜寻,所有的搜寻都会得到结果。只有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在路上,他的文章散文得到了升华,他的思想态度得到了沉淀,他的信念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赞赏。一代大家,一颗璀璨的明星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一代宗师,成就于路上,这也是我们所共识,所共敬的苏东坡。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