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易逝诗书老,千古文章休一朝。天下何人为木铎?复儒兴邦趁年少!
看了国学小名士选拔节目,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随着选手们精彩的回答和专家高屋建瓴的点评而起伏。这其中除了选手之间竞争本身的趣味性外,更重要的是这档节目还肩负着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使命。
犹记我上小学时,无意间翻开了一本《古文观止》映入眼帘的那一页,便是韩愈的《进学解》。我看不懂文言文,就看它的译文,却发现这只是一篇韩愈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的语录,辞藻甚至不及我们老师的演讲。但当我看到书上的解析时,我才明白:原来韩愈是将怀才不遇的一腔愤懑融入了谆谆的话语,化作千古华章流传至今。在为韩愈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也对这种神奇的文字,或者说这种古老的情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初,我也曾想许多人一样思考过:在这个崇尚经世致用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学习这些看似古板无用的东西。直到后来,我读到了《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赞美: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21世纪的今天,儒学的先进思想和行为准则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如果没有孔子,也许现在的中国就会像中东、南美的某些地区遍地狼烟。
如今,我在面对这些经典时,竟有些惭愧。我们对圣贤们有着太多的误解。“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这坚定的誓言,哪有半点奴颜婢膝?“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易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我无力改天换地,只愿平生习得几分儒家的仁义,为建设大同世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