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亦称团圆节。
——题记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可见,中秋之节,历史久远。
今又逢中秋,家家户户各团圆。是夜,我们全家一起,将各种中秋用具搬到月光底下,吃着月团,喝着茶水,赏月。搬运工作很快完成,将茶水沏好,拿起一块小饼,大口咬下去,哇,不禁感叹,真是“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我抬头望向这皎皎明月,一阵风过,使我入了梦。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中秋,恍若载满黄花的小船,悠悠而来。秋风,吹散了聒噪的蝉,吹开了遍地黄金甲,那九月特有的香气,使人无处不相思,无处不惆怅,“中秋”这天更是如此。
遥想唐代王健,时逢中秋佳节,虽与众多朋友把酒言欢,乐在其中,可当他抬头极目远眺,看到这天上的白玉盘,却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见,即使朋友众多,若无家人与其共度,也无欢喜之言,终不得团圆。
遥想宋代苏东坡,时常颠沛流离,因其正直不屈,一贬再贬。就连中秋之节与家人团聚都是奢望。故此,他发出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慨。可苏轼向来乐观旷达,即使是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也不会整日低靡,他吟诵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在我看来,就算相隔千里共看明月,也是应该会垂泪吧,终不得团圆。
古之众人大抵如此,每逢中秋佳节,无不对月惆怅,“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想对月诉讼衷肠,无奈“欲语泪先流”啊。嗟乎!终,不得团圆。
如今玉壶光转轮回数年,科技愈加发达,即便千里欲还乡也只是分分钟的事,各种交通工具任你选择。就算是有事抽不开身,也可以与家人视频通话,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咫尺,团圆亦不是问题。
心中不禁无限感慨科技之伟大。它让人们之间的距离变近了。让古代的团圆之不能变成了能,甚至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综上述之言,依我之见,“团圆”便是一家人在一起促膝长谈,把酒言欢。
一阵风过,使我惊了梦,低头看那满地黄花堆积,天愈凉,加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