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许多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家喻户晓。《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游记》提出“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胆言论。同时这本书中神仙体系的描绘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唐朝政治社会的缩影。
最近我看到有很多人评价西游记,我才知道日本人也拍过西游记,当然是通过老湿评价西游记才知道,他评价的太搞笑了,让人笑爆了,尤其是西游记后转,我去,经典呀!经典的无以复加。他说每集30分钟,包括5分钟的片头曲和演员介绍,5分钟的片尾曲和下集预告,再加上十分钟的重复武打动作,剩下的十分钟才是真正的剧情,并且评价孙悟空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浑身抽筋,唐僧会法术,这么牛逼的人物还要去取经,但就是这一群牛逼的人物总是莫名其妙的吐血。当然这只是搞笑而已,不能当真,笑一笑就完了。
鲁迅认为,《西游记》书中确实涉及到儒、释、道三教之义,但并不深刻,只不过使三教之人都能从中有所附会。鲁迅引用谢肇浙的一段话,意在借此说明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心生心魔,通过某种修炼,则心魔驯伏,心归于静,仅此而已。 而且鲁迅在此前也引用胡适观点,认为《西游记》“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即认为此书更多地是荒诞无稽的作品。
对于鲁迅的观点,后来有很多人提出过批评,认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有着偏见。而且鲁迅自身在佛学上的学养不足,导致他对《西游记》的认识并不全面。
当然也有很多名人评价了西游记,如: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 ——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 艾登堡 《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学者 张书绅 等等。
总之,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