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奇之外无故事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高一7章培
天纵英才,换却一生穷困潦倒,凝成几多传奇。
公元1056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宋朝国都东京,一位21岁的小伙子喜忧参半,用小眼睛盯着高考成绩公布榜——他刚刚知道了成绩,全国第二。
他本应拿到第一名的!这个成功的学神,成功地用自己清新洒脱的文风,征服了当时已经成功的文坛老大欧阳修与文坛元老梅尧臣。可叹的是,欧阳修总是太自负,总自以为自己的学生就是那么牛:这样的好文章一定是我学生的!。为了避嫌,他把这最好的文章判了个第二名。
这个学神,名叫苏轼。
在文坛老大的青睐中,他加入了“大宋文坛俱乐部”,迅速走红,取得了“1056年文坛最佳新人”等多项桂冠。每有新作,各大媒体蜂拥而至,闪电般地传遍大江南北。
造化往往弄人。春风得意马蹄却未能疾,最年青热血的他正要大展拳脚时,慈母却溘然长逝。由此,他的仕途是在七年之后才真正开始。可那时,当他重回文坛时,“大宋文坛俱乐部”已经物是人非了——他的、好友都因反对王安石而被贬离京了。
苏轼拥一个非凡的大脑,更有一手绝好文章和一张天下无双的嘴。似乎是老天爷的有意安排,他将这两样东西都发挥到了极致,而根本不屑去考虑世间的险阻与阴暗。
1071年,苏轼发朋友圈谈论新法的弊病,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遭此一脸冷水,极其愤怒,立马展开反击,派人在皇帝面前说苏轼的过失,泼苏轼的脏水,使得皇帝看苏轼十分不爽。很快,他被踢出了京城。
但,天才总是不走寻常路的——
在杭州,他带领民众修苏堤,打造绿色GDP,仍然肆意发表意见,于是他被贬了。
在密州,他带领民众种特产,营造特色经济,还是随意指点江山,于是他被贬了。
1079年,这是他在仕途上的第八年。已到中年的苏轼,为了本真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在工作笔记中加入了鲜明的个人色彩,甚至还点评了皇帝。很快,他就有了到狱中近距离跟罪犯体验生活的经历,还差一点把自己逼到 Game Over的境地。
天见可怜,幸好他有一群“铁杆粉丝”,也幸好他的好才华,连他的老对手王安石都不愿他过早地离开这个混乱的人世。最后,苏轼成了一位九品芝麻官——黄州团练副使。官小了,钱没了,可人品却暴涨,文品也高歌猛进,他给我们留下了“东坡肉”,还有现在令众多高中生恨得咬牙的《赤壁赋》——老长的文言,却是必背篇目!
48岁的时候,他迎来了一次翻身的机会,混入了翰林院。可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才华,有话直说,有事直陈,既得罪了新党,又得罪了旧党,把自己搞得两边不是人。很快,他又一次被踢出了京城。最终在一贬再贬中,他到了天涯海角,在地方上兜兜转转,平凡的俗世终于留不住下这位奇才,他在常州隐去了。
苏轼啊,苏轼,传奇之外无故事!
指导老师: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