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人们总在失去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珍贵的东西。我们也许无法说出它是什么,但当“传统文化”这一名词开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时,我们就该意识到——它,已然在缓慢地流失。
我且来细说那工匠精神——今日人们所常常谈论的话题——所面临的危机。
在普遍使用机器生产的今天,四处弥漫的烟尘掩盖住了那些在“小巷”深处的“工匠”,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我们很少能看见依旧怀揣着工匠的血与泪的产品——现在的产品,缺少的不只是质量,而且还有灵魂。事实上,工匠精神随处都有,而无处发扬使得我们双眼迷离。我们缺少工匠文化来支撑着所谓精神。
从古至今,从鲁班到现在的华为等国产品牌,工匠精神没有形成一条强有力的文化绳索,将民族生产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工匠文化必须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这一大的基石。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流失也将造成工匠精神的进一步恶性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否能长久保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正如爱默生所说:“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是的,传统文化不只使我们铭记过去,它更多的是给予我们创造和发展新文化的不竭动力。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中华民族,在时代的洪流中,到底守望着些什么?
我们,守望着什么?
难道是想眼睁睁地看着人们打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旗帜,抛开自己了解并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么?难道是想在鼓励人们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而忽视本土文化么?也许有些人会说,现如今学生们在校所学习的“语文”已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但事实上,这早已远远不够。学校中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对于人们所说的“文化危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我们所守望的,远远不只是日常教学中那微小的收获,换句话说,我们守望,人们能够真正深入的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而这,更是对于未来人们新创造的企盼。
若是说传统文化正在不断流失,这,毫不夸张;说文化的流失是民族危机,这,也并非是无稽之谈。“文化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是歌德对文化与民族兴亡关系的阐述。也许大部分人是知道文化的重要性的,但真正能够采取行动的,只是极少数。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坚决主张保护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文化保护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也许对于他的贡献没有很多实质性的感受,但如果我们来到北京旧城的遗迹,看看那些斑驳的砖瓦,抚过岁月留下的不平,对这些建筑的保护者,总也是怀揣着一份感恩之心的吧,如同热流暗涌在心底,久久不平。
我们守望着,未来人们的眼睛,尚能看清历史风尘所掩盖的明珠,尚能看清未来人们眼前的路。面对信息时代数字化的一切,我们还能分清楚吗?在各种文化交汇缠绕时,我们还能将干扰视而不见,拥抱传统文化吗?
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现代人们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总不可避免地融合了部分的所谓“洋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是不抵制的,但当这种“文化冲击”对传统文化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时,我们应当反省自己了。正如早期印度文明由于伊斯兰民族的入侵而消亡,宗教文化对一种文明的打击远不是纸上说说。中华民族拥有的的确是极为深厚的文化,我们也确实迫切需要引进外来的优质文化,但这不意味着全盘接受、崇洋媚外。
更多的人们没有意识到其自身的行为已然是对传统文化产生嫌隙。对文化的接受从来不是强硬式的期盼,每个人对文化都会有所选择,站在岔路口,总会存在一些不那么尽如人意的路,也总会在得到的同时失去一些很宝贵的精神财富。仅就四大名著而言,过于冗长常常会造成人们根本就是疲于阅读,这是由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总会有个人的因素造成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利,因此,我们所强调要“守望”的,并不是一定要冲破个人的局限。
传统文化流失的问题不是一时的,要真正做到也不在于一朝一夕,对于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尽自己所能为传统文化作出贡献。对传统文化的守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啊!
作者:台州第一中学高一2班吴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