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郢都到夏首,从洞庭湖到长江,从夏浦到陵阳,“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虽被放逐,屈原犹念着家国故乡,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追求,探索强兵富国之方,坚守心中的光明正道。然这独身的坚持,皆随着一句“郢都已破”,燃为灰烬。
汨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独”是一种志向。一代大儒顾炎武是坚守底线、誓死明志的独行者。明亡之后,多位文人士大夫折腰变节,出仕清廷,但顾炎武选择坚守。岁月的流逝,没有使他忘却家国之恨;境遇的坎坷没有令他的耿耿孤忠有所销蚀,他坚守一生不事二主的底线,孤忠到老。坚守不移志,独善完其身是独行者的志向。
“独”是一道风景。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是学院派知识分子中独行者的标杆。他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却从未迫于外界的压力改变自己的文化立场。无论环境如何惊涛骇浪,陈寅恪都坚守独立自由的学术人格。他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他内在的灵魂和外在的生命轨迹贴得严丝合缝,令人心生敬畏。在学术事业上不媚权势、流俗的独立之姿,凸显着独行者身份中文人的铮铮风骨,这是最美的风景。
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独行者迈着坚定的步伐,冲破束缚和桎梏,忍受孤独和寂寞,恪守他们的道德操守和风骨,向前行进。他们如林中之翠竹,立于严寒而不屈;如岩上之青松,任凭风雨吹打,霜雪肆虐,仍挺立苍穹;如夏之莲,出污泥而不染;如冬之梅,迎风雪而独傲。他们诠释了“独”的真理。
作者: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二5班 李瑞雨
来源:《语文报·高一版》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