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在今天的社会里,已经很少有人再能持有这样一颗宠辱不惊的淡定的心。潘洗尘有言:“我们总是不愿意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诚哉斯言。你看,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一辈子守着简单平静波澜不惊的生活?人们渴望变化,渴望辉煌,渴望出人头地,很少有人能够安于平凡,安于宁静,安于默默无名。“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三毛一语道破了生活的“易与难”——平凡简单易求,可人们却不愿湮没于平凡之中,一路追名逐利。而当他们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之后,又渴慕着更高处那色泽诱人的果实。不知满足的人们就这样一路攀爬,始终愁苦锁心;在得与失的交替中饱受煎熬,始终难展欢颜。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在不少的竞技比赛中,未能获奖的团队在狂欢,因为他们明白,竞技的要义是参与,而不是对他人的碾压;是游戏,而不是以成败定王寇;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欢愉,而不是“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苦逼……相反,不少获奖团队却为自己未能“层楼更上”而痛苦,用后悔与自责将自己打击得面目全非,却不知以洒脱作杯盏,将所有悲欢化为琼浆一饮而尽。细想想,如此不识人生至味的生命何时才会绚丽绽放?
历史上众多的迁客骚人,着一袭素衣,执一把纸扇,登高望远,眉间哀愁聚蹙,哀怀才不遇,叹生不逢时,怨“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些人往往自命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又难寻归宿。芥川龙之介曾说过:“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自然,这并非真的“同流合污”,只是教人们积极入世,而非一味地对人对事心存芥蒂,消极避世。愁苦的文人,怎比子瞻左手诗书,右手美食,口唱“大江东去”时的肆意洒脱?怎及他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洒脱?
不纠结于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不执念于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就像三毛所说的那样:“想哭的时候就哭,爱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当你心无挂碍,安享自然,世界就会成为你的世界,每一扇门窗都会为你打开!
纵使生命中的琐屑侵扰了你,也要有一份自然与豁达长存心中。心中永存一溪月色,满山萤火,清风便会为你奏出最美的旋律,让你踏足而歌。
作者:刘学禹
来源:《语文报·高一版》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