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文明

时下,“共享”这个词似乎变得越来越热门,共享雨伞、共享图书等层出不穷。当然少不了那些在大街小巷中来来往往的共享单车。

漫步在街头上,道路两旁总排着或红或黄的共享单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散步劳累,或是兴致盎然,掏出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便可以轻松取到车,享受个人的骑行时光。它的出现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便利,平添了几分环保的意味。

可就是这看似充满可圈可点之处的单车却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微博上戏言: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照妖镜。将这公共之物上私锁、篡改二维码,占为己有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破坏车座等车体零件,将单车随意抛弃。

这是不是意味着国民素质的持续下降呢,我不敢妄言。可目前我们新中国的经济形势确是一片繁荣,颇有蒸蒸日上之势,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城市里的物质文明相较西方发达国家,绝不会逊色多少,甚至赶超他们。但在精神文明方面,有的地方与发达国家比起来,真的还是相差很远,尤其是在公共道德、爱护公物方面,自觉遵守的程度还差得很远。有些人,对属于私人的东西可能要分毫必争,拼了命也要保护,但对公共的财物,就像这共享单车,却可以任意践踏和采摘,对此毫不心痛。

“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鲁迅先生如是说。“立人”便是要完善一个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所以我们每一人都应该心中常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进而推动着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

因此,很多人站了出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比如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的李雨东同学,她几乎每天都会自发地修补共享单车车牌,成为一名“补牌女侠”。每每看到被划掉车牌的单车,她就会根据被涂抹的形状,挨个尝试。在软件内验证后,补上缺失的数字,不辞辛劳。又如昆明理工学院的一名男生,在旅行途中看到脏水池中有一辆单车,他毫不犹豫地卷起裤脚下水打捞,被誉为“爱护贡献单车届的一股清流”。新闻媒体对他们的事迹报道后,收获了社会的一致点赞。而像他们那样的单车猎人、补牌侠的队伍也日益壮大。

希望我们有朝一日可以打破这一面可笑的照妖镜,清除藏匿在社会角落的毒瘤。在某一个阳光正好的早晨,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心安理得地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