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那道门

走出那道门

陕西一考生

一堂饶有情趣的语文课,可能会推开一扇斑驳的窗扉,让你领略历史伟人的雄韬伟略和高岸情操;一本墨香四溢的读本,可能会敲开一道陈朽的大门,让你沐浴温暖的清风和炽热的阳光。此时,如同井底之蛙的你,还是探出头去嗅一嗅屋外那开得灿烂的鲜花吧!

美国的教育界认为:再怎么高效的课堂都比不上实践来得真切。课堂有效教育在时间的紧箍咒下,教学的范围一再压缩,必然会筛掉许多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如若你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的途径自然增加不少。你可能会在经过一个大院时,感受门前张贴的对联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你可能会在亲身登上岳阳楼后,观赏那衔远山,吞长江之景、发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感……

由此观之,与课堂有效教学相比,社会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提升素养更有推动作用。

齐白石曾说:我端着书的时间,肯定没有我托着茶杯的时间多。人生肯定实践多于阅读,所以我便把更多的时间花去观察花鸟虫鱼。哲学上说:知识源于实践。这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是智慧的源泉,当你打开书,便有清泉涌入你的心中,但始终只是知识的流淌,虚无缥缈让你无处可抓,缺乏真实的感悟。

在高速发展的当下,拿玄幻小说来论,在一切不切实际的惊险刺激后,留给学生的除了神经暂时的紧绷兴奋之外,剩下的只有空虚,更何谈提升素养!反观之,当你脚踩实地,走过那蜿蜒的小径,触摸那幽静的禅房,听那鸟儿与树木的合奏,闻那野花的淡雅清香,才能感受到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如同你被毒蜂蜇后才能体会到那撕心裂肺的痛,这将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而如果你没有任何经历,你对书中的哭天抢地之状只剩下无动于衷的麻木。

与大量课外阅读相比,社会实践活动更具真实性,对提升素养更有促进作用。

在课堂上,你应该不漏掉任何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在书屋,你应该揉出精华来榨成甘露,以提供灵魂的养分。但最终,你更应该用感官做笔、心做纸,让实践研墨,写下你自己的所获、所得来丰富你的语文素养。

你愿意走出那扇门,与我一同探访世上的芬芳吗?

来源:《语文报·高一版》2017年6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