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条泥泞且芬芳的道路,是求学的天梯,是跨向世界的桥梁,更是命运的转折点。 他们是谁?贫困生?留守儿童? 不,我不愿用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人人生而平等,那又是多么无情的字眼啊!我多想叫着他们稚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在勒尔村,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通畅的道路和物流,一度成为世外桃源,自给自足,商品难以流通。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少数则负责照顾孩子上下学安全。因此,村里人一直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 “过去因藤梯易腐蚀,易折,固定性差,在此出了很多事故。值得高兴的是去年政府投资将藤梯改造成钢梯,倾斜角大大减小,攀爬方便安全。爬过这梯子,就不怕了。”女孩阿姗向记者介绍道。
终到月底,勒尔小学放假了,阿姗渴望回家照看她的奶奶,记者跟随她攀爬数小时的天梯,辗转曲折来到了深山里的家。她是《大山里的贫困儿童》主人公,七岁时成为留守儿童,六年来与奶奶相依为命。过年时,只有那从远方寄来的冰冷的人民币,支柱着这个家,毕竟它没有温度,父母的身影已在阿姗泛着晕的泪水中模糊,荡起一圈又一圈涟漪。
阿姗将来时割的一大筐猪草放下,用火烤熟两个已快出芽的土豆,剥开焦黑的外壳,扑腾着热气,递到卧床多年的奶奶手中,另一个则给了记者。记者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将社会募资掏出塞到阿姗手中,鼓舞她道:“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国家不能没有你们!”阿姗溢出幸福感激的泪水,“谢谢你们,只要能上学,怎样我都愿意!” 镜头定格在瞬间,我心里一片惭愧:他们在这本该享受幸福的时刻却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上学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或许捐赠些书,让他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或许寄送一些衣物,让他们不再受寒冷的侵袭;或许我们能做更多,把我们的幸福分享给他们。
在天梯上学路上,承载着很多人的牵挂,不管是挑战还是威胁,都不曾阻挡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