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本打算去四川旅游,但后来由于老师明令禁止,也只好作罢.沉闷的天气,烦躁的心情,一个夏天总觉得过得疙疙瘩瘩的,忽而想起了余秋秋雨的《文化苦旅》,不禁有些疑惑:借讲学之到各地诱游 一番,虽不好太白舟那样的飘逸,放翁瘦驴的洒脱,但不用操心、车船票这一类俗事,乃是一件十分意的事,怎么能谈得上是苦旅?原来苦不是旅行的本身,苦的是重的历史,苦的是厚重的文化,苦是我们茫然若失的面对,再次背负起这重量时的叹息。这苦,是苦得几分凝,几分深沉。

周作人的书房,原来叫“苦雨庵”,后来又改为“苦茶庵”,都脱不了一个“苦”字,苦的什么呢?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时的孤寂,还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声”品茶时的适?两者都是,抑惑都不是。他后来跟了日本人,也许有他的苦衷,但到最后倒是越发苦闷 了,只好写一些介绍饮食的文章以自娱。这苦,苦得几分神秘,苦得分悲哀。

张岱冒着鹅毛大雪赶往“苦心亭”,舟了以为苦事一桩,而张岱却乐此不疲。张岱果真以苦为乐?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苦不过是小小的一方面而已,冰天雪地,酷暑难当,真不苦?然其乐为“竹林七贤”共属,何“苦”之有?这苦是苦得几分洒脱,苦得几分自得。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