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与正义的选择

假期中的生活是颓废的,整天整天的闲坐在沙发里或电脑边,吃着爱不释手的零食,喝着亲手泡的清茶——养生之道也。今早躺在阳台上晒太阳,信手翻开放在杂志篓中的《格言》有幸拜读到一篇春华所编译的文章,叫“最忠诚的朋友”,感触良多……

故事中讲了两个分开十分要好的朋友在离别前有一个二十年后再见的约定。二十年后,他们俩其中一个成了警长;另一个却成了一名通缉犯,这个罪犯富足且有一个很好用的脑子,警方没法抓住他。他们都遵守了二十年前的约定,回到以前的小镇相见。做警察的这位稍晚出现,可当他发现他的朋友就是通缉犯时,他并未表明身份,他以陌生人的身份和他的朋友攀谈了一会,在确定那就是他的朋友后离开并报了警,他的朋友被抓可,他却只捎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不会亲手抓你,但我必须坚守职责。

听上去,故事很感人,二十年的约定谁都没有违背,二十年的情谊使当警察的那个没有亲手将自己的朋友送进监狱;但出于职责他又报了警。编者美其明曰“最忠诚的朋友”,且以正“情义是水,正义是堤”来评价。

废话,以上全是废话。这篇文章最合适的名字是“背叛”,他不配叫“最忠诚的朋友”,就算如编者所言“情义是水,正以是堤”,那在我看来,就算此“堤”如何坚固,只要“水”量充足,也是一定会决堤的。那个警察可以冠冕堂皇的告诉他的朋友:他必须坚守职责。可在这些堂而皇之的话语后呢?他牺牲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他牺牲了朋友;但因为他提供重要线索,随之而来的是升职,加薪,荣誉……其实更实际一点来说,情义是剑,利益是鞘!当然这句话不可能用在每个人身上,但至少对于这所谓的“最忠诚的朋友”来说是在合适不过了。我不知编者是何居心,难道在商品社会的熏陶下,这样血淋淋的现实主义也变成了最忠诚的朋友吗?而且也许这种连最好的朋友都不认的人还可能成为大公无私的楷模,可能成为喧哗一时的公众英雄。

写到这我想起了《格言》某期上的另一篇文章“一个半朋友”讲的是,一位病危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懂得人生交友的真谛,他告诉他儿子:人生只有一个半朋友。儿子不解,问其原因。父亲说让他自己感悟,就让儿子先后到半个朋友家个一个朋友家去,但让儿子装作杀了人、犯了事急需帮忙的样子。结果半个朋友,明哲保身,但提供银两和门路让其逃跑。一个朋友,举动惊人,让自己的儿子换上他的衣服,冒险去诱惑假设的警察,随后全家之力帮其安顿。这下他懂得了人生交友的真谛。

而根据其中的标准,前面那位“最忠诚的朋友”连半个朋友都不能算,却能带上“最忠诚”的帽子,还可能是大义灭亲的楷模,试问怎能不让人觉得利字当头呢?当然,本人在此决不是要否决正义,但情义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性,连最基本的人性都被否定的时候,何来正义而言?那样的社会是多么的恐怖?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