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芝过门后,就收起了秉性,一心想做个好媳妇。几年来的勤俭持家,夫妻越发恩爱,婆媳感情也磨合的很深厚了,虽然婆婆隔三差五地就骂一顿仲卿,说他木讷,不会爬个大官当当,但每次兰芝很快就能劝好。现在婆婆只愁没个孙子,但是在这个衣食不愁的日子里,这也是不急的。
花朝节,老县令与仲卿各带着家属到白衣庵佛堂拜佛烧香。县令的二公子看到了国色天香的刘兰芝。
一下车,二公子就急忙到佛堂里找来静慧大师,凑近耳朵嘀咕了几句,顺手摸出一锭银子塞到她的手上。
静慧等焦母拜佛完毕,将婆媳二人邀入殿后喝茶。几句寒暄,静慧就把话题转到了兰芝身上。她问明兰芝与仲卿的生辰八字后,就装模作样地掐着指头,忽然故作惊讶:“怎么是这个命相?老施主是不是弄错时辰了?请借一步说话。”转过屏风之后,静慧又煞有其事地说:“您的公子可是文曲星下凡,虽不善言辞,但是性行耿介,日后必有成就,是个为相的命。可您儿媳的命……触犯了孤鸾,幼年克父,婚后克父,不得了呀!”焦母听后,几乎晕厥。
当天夜里,一行人留宿在州衙行馆。焦母心烦意乱,精神萎靡。兰芝见状体贴地说:“妈妈,您扶您歇息吧!”可是焦母却冷言冷语地说:“还是叫婆婆吧,你去吧,我自己能回,你去吧!”于是晃晃悠悠地走了。
从此焦母对兰芝的态度逐渐的恶劣起来,焦母本不想如此,毕竟兰芝是个好儿媳,可谁叫她命不好呢?若自己的儿子是个薄禄相也就算了,却偏偏又是个为相的命,便只有牺牲兰芝这一条路了。
于是不明真相的兰芝终于忍不下去了,向仲卿提出了回娘家,接着才发生了大家熟知的那段故事。
几个月后,老县令终于知道了兰芝被休的真实原因,他狠着心,把二公子光溜溜地赶出家门。
那一夜,县令的头发全白了,人也老了许多。
据说两年后一口井里捞出来一个乞丐的尸体,有人认出了这是当年欺男霸女的二公子。
再后来老县令的内心实在过意不去,就把自己的帅气文雅的三儿子介绍给刘家,可是被回绝了,此后就没人敢提。
这之后发生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只听说仲卿和兰芝出殡时,老县令出了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