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奉节(龙友柱、袁祚萱)

杜甫与奉节(龙友柱、袁祚萱)

文/重庆市奉节县龙友柱、袁祚萱

奉节,古称夔州。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这里住过两年。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公元765年,53岁的杜甫带着全家,离蜀南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766年年抵达夔州的白帝城。他在友人柏茂琳(夔州都督)的帮助下,经营果园,管理公田,生活较为安定。期间,他创作了不少诗歌。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就是在这里写的。

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鸟巢一般。他按照夔州当地老百姓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为乌鸡能医治风痹,他养了许多乌鸡,并催促长子宗文在墙东修建鸡栏。

夔州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绘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说它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城二首》)。杜甫关心那里人民的生活。因为男丁缺乏,夔州的许多女子到了四五十岁都不能出嫁。他看见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私盐。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为她们鸣不平,用诗歌反过来质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

夔州的 瞿塘峡边,出产一种枣子,个大核小,肉厚味甜,当地人称它为夔州蜜枣。近些年来,奉节人为了怀念当年的杜甫,把它称为杜甫晒枣。相传夔州原来不出产这种蜜枣,是杜甫移居夔州时托人从家乡带来的树种,经他精心培育,果实累累,夏秋季节,红枣挂满枝头。但是每当蜜枣成熟时,杜甫邻家的一个老妇人常来偷枣子。因为连年兵荒马乱,男人大都被征入伍战死疆场,这位贫苦人家的妇人未能婚嫁,到老年无依无靠,只能打柴割草,聊以为生。有时腹中饥饿,就到杜甫家的枣树上采枣充饥。杜甫见到枣子将熟,那老妇人来摘枣子时,常叫家里人躲起来,任凭那位骨瘦如柴、面容憔悴的老妇人采摘枣子充饥,杜甫任老妇人采枣充饥的做法感动了大家,渐渐地在当地,继而在夔州形成了一种风俗:枣儿熟了时,谁都可以摘枣充饥,主人概不干涉。杜甫还满怀同情地为这为老妇人写下了一篇题为《负薪行》的诗篇: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因为思亲念归,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又离开夔州,买舟东下了。又两年,杜甫病逝于潭州(长沙)到岳阳的破船上。

(作者龙友柱为奉节退教协理事长、袁祚萱为奉节退休教师 )

——本文刊登于2017年第一期(总第21期《雁之声》p77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