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的夏天

此西塘非彼西塘。

长兴县林城镇,水乡。有一村叫泥斗①村,村中有一地如小岛,面积十来亩,岛上三五家,其中有一家是我家。

我家西边是一条正南北方向的斗埂,贴着斗埂就是一条小河,因在小岛西边,因此很自然成了“西塘”。

西塘最西端连接泗安港的一条岔河,岔河连接泗安港。她呈“u”形,长约五、六里;最宽处十余丈,最窄处六、七米;最深处三、五米。两岸是人家、田野和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是附近主要的农田灌溉水源,在自来水没通村之前,也是河边人家的主要饮用水源。

西塘更是我们小时候的天堂。

夏天,吃过中饭休息一段时间后,我们这帮孩子,带着庞大的脚盆,呼啦一下就冲进河里,先像一群憋了几天没下水的鸭子一样,扑腾扑腾地把河水溅得老高,吓得鱼儿们四处逃散,有的高高跃起,一不小心撞进脚盆里,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又跳出脚盆,一溜烟地钻进水里,偶尔也有撞晕了的,被我们死死按住,结果成了晚上的美餐。

等我们疯皮够了以后,就蹲在岸边的树根上乘阴凉,树上是繁茂的枝叶,枝叶之间缠绕着野葡萄藤,藤叶之间正是已经成熟了的野葡萄,一大片一大片的,一大串一大串的,虽然小,但乌黑乌黑的,在斑驳的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惹得我们直流口水,我们随手拉下一串,在河水里略微抄洗一下,就直接送到嘴里,淡淡的酸,纯纯的甜,在那物质不够丰厚的年代,这算得上是我们最美的美食了。最后直吃到舌头、嘴巴都也变成紫色才肯罢休,再摘一些,留着拿回家给我们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享用。

吃够葡萄以后,我们携带着脚盆开始摸河蚌和螺蛳。天天在河水里泡着的我们,水性很好。我们会像鸭子一样钻进水底,用双手试探河底,把螺蛳和河蚌捞上来装进脚盆里。有时会摸到像面盆一样大的河蚌,举到头顶向伙伴们炫耀,赢来一片欢呼和赞叹声。最有趣的是常常能摸到沙塘鳢和昂刺鱼,这两类鱼被我们称作鱼呆子,你触摸到它,它不会逃远,只会贴着河底面再向前游几拃远,很容易再次探到,然后用双手一扪就扪住了,别看它们个头不大,只有一拃长左右,但它们算得上淡水鱼中最鲜美的鱼了。

有时,我会静静地背贴着河底面,透过水仰望天空,阳光在水面的荡漾下,斑驳跳跃,五彩斑斓,稀疏的水草像少女的柔发飘荡,边上围着无数的只有几毫米大小的小鱼。此时,我被这动态的画面深深迷醉。

直到太阳滑到树梢时,我们才恋恋不舍的游到岸边。母亲已经挑着箩筐在岸边守候,我们分类装起河蚌、螺蛳、鱼和葡萄满载而归。

及至走到斗埂上,回头一看,西塘回归了宁静,像一块“u”形的碧玉镶嵌在田野、农家中,河边的花草树木摇曳着夕阳,远处的水鸟儿仿佛已经知道我们的离去,纷纷从别处争相飞来,盘旋在西塘上空,划出一道道美丽的银线。

还未到家中,村里的弟弟妹妹已经围拢过来,姐姐把葡萄洗净,分给他们,他们马上欢呼雀跃起来。母亲把昂刺和沙塘鳢洗净准备清蒸;把河蚌切开,洗净,用少量的烧酒、剁椒、盐等腌制,在锅里加上清水煮沸,然后把腌制好的河蚌肉倒进锅里,一会儿,馥郁的河蚌香味就荡漾开来……

西塘带给我的美好记忆永远不能磨灭。告别了少年时代,在外读书工作,已经很少看见她了,但每次回老家,我总会独自在傍晚的时候在她的岸边去散散步,她依旧是那么清澈,那么美,那么令人陶醉②。

①注解:此字应为提土旁加个斗,读(斗)第三声。意同“埂”。下同。

②注解:我们那没有工业,水未曾污染。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