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套风波

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静静地坐着,等待数学老师的到来。

老师走上讲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这一课……”说完,就转身开始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了。

我翻开书,无聊地看着,慢慢地就开始走神了。我的手不知不觉地将笔套和笔一分一合地摆弄着,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突然,笔套居然从我手中飞了出去,落在课桌上时又硬生生地弹了出去,正好落在课桌左前方的地面上。“哎哟,妈呀!”我身上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抬起头,向前看了一眼,不禁舒了一口气:“还好,老师还在专注地画着图,似乎并未发觉。”

我又瞄了一眼地上的笔套,慢慢地缩下身子,脚努力地向左前方伸展,试图把笔套给钩回来,我心里默念着:“不要被发现,老师千万不要注意到我啊!”动作“缩”“伸展”及“默念”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我”害怕被老师发现的窘态。

我咬紧牙关,尽可能地把脚靠近笔套,5厘米、4厘米、3厘米,2厘米……快了,快了,就差一点点了,再加把劲!眼看就快要钩到了——“咬紧”“尽可能”及距离的一点点推进,突出表现了“我”当时的努力程度。

“李晗颀,请你来回答问题!”老师的声音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定时炸弹”突出了“我”对老师提问的始料未及,写出了“我”内心的惊恐,在我身边响起,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浑身抖了抖,脚就像触电般地想往回缩,却“咚”的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抖了抖”“往回缩”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我”惊慌失措情势下的一系列反应。

“哈哈……”我的窘态立刻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全班同学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我,就像无数道光向我射来,我的身上莫名地感觉到冷一阵、热一阵,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慢吞吞地从地上爬起来,低下头,脸上滚烫滚烫的。“一片空白”“滚烫滚烫”写出了“我”此时的尴尬。

“怎么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上来吗?”

“我……”这一刻,我怎能告诉老师——我压根没有听清题目呢?我的眼睛渐渐模糊了,脑袋嗡嗡直响。

“有谁可以帮助他来回答?”同学们的手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好,张强,你来回答!”老师叫了我左前方的同学,只见他把椅子一移,准备起身回答问题,“咔嚓“一声,我的笔套一命呜呼“一命呜呼”交代了笔套的最终命运了!

“哎呀,我的笔套呀,你怎么就上西天了呢?”我看着地上被压残了的笔套“尸体”,难过地嘀咕内心的“嘀咕”流露出对失去笔套的惋惜之情着:“就差那么5毫米,我就可以把你捡回来了,可是如今我和你的距离,可谓‘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呀!”

如今,书桌上这支少了笔套的笔时刻提醒着我:笔与笔套本该是最亲近的一家,却因为我上课开小差,它们永远分开了!

总评:习作紧紧围绕着“笔套”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写了由捡拾笔套而引起的蹲坐地上、被老师提问、同学压坏笔套等系列“风波”,事件过程完整而具体,特别是多处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历程,真实地再现了“我”在不同遭遇下的尴尬境况,扣人心弦。 〔张 震〕

〔作者:李晗颀 地址: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教育集团采荷校区六6班 指导老师:单群群〕

《语文报•小学六年级版》2016年第1532期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