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兔子流浪

不知谁家的宠物兔被遗弃了。我去小花园散步,看到了那兔子。它趴在小花园的草丛里,周身尘灰草屑,细毛都卷成了毛球,耳朵也被人拉伤,耷拉着,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要死去的样子。

回到家,我向奶奶说起花园里有只流浪兔的事。谁知奶奶非让我领她去寻那只兔子。

奶奶收留了被遗弃的宠物兔,把它抱回家,用温水给洗了澡,然后又用一床新的毛巾被包了,去宠物医院给医病。宠物兔在奶奶的怀抱里,跟个受宠的婴儿一样。

医生给宠物兔挂了吊瓶,说是吃了不干净的草料,拉稀。奶奶就担心地问医生:“会不会死?”

医生安慰奶奶:“没事,会好起来的。”

奶奶紧皱的眉头稍稍松开一点儿,然后贴着兔子的耳朵说:“宝贝,你会好起来的。”

兔子听了奶奶的话,眼睛里似乎有了光茫,然后又快速暗淡下来,奶奶明白兔子的心思,于是安慰:“宝贝,没事,以后就住奶奶家,奶奶养活你,陪你玩,不会再有人扔弃你了。”

兔子如果会哭,一定感动得热泪盈眶。

给兔子洗澡,给兔子使新的毛巾被,给兔子打针医病,还要长久地收留兔子,奶奶为何对兔子这么好?

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就问奶奶:“为什么要对一只流浪兔这么友好?”

奶奶说:“因为兔子是咱们家的恩人呀。”

兔子是家里的恩人?奶奶跟我讲起过去的事情——

旧年间,奶奶家里很穷,穷得叮当响,一家人吃饭穿衣的事总是难以解决。奶奶从娘家带来几只兔子,养兔子不是为了吃肉,而是可以剪兔毛卖钱。

奶奶半年剪一次兔毛到收购站换钱,这样每年可以为家人做一件单衣,还可以换一小袋过年包饺子的面粉。

凭着卖兔毛的微薄收入,奶奶和家人熬过了许多个困苦的严冬。最让奶奶内疚的事是:长些的兔毛更值钱,为了能把兔毛剪得稍长一点儿,每每下剪的时候,都是紧贴着兔子的皮肉,所以兔子常常被剪的皮开肉绽,让人心疼。

可受伤的兔子从来不喊疼,也不挣扎,只是静静地让奶奶给剪毛。奶奶确信兔子是有灵性的,灵性在于——它们愿意为家人分担生活的困苦,所以能忍受被剪伤的疼。

奶奶深感兔子有恩,所以善待病兔,不让它流浪——这是感恩,是爱的回馈……

沈兰芳系山东省莒南县第八中学学生

【简评】

这篇作文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善用作文技巧:第一个技巧是“巧合”。“我”恰巧遇到了流浪兔,恰巧又跟奶奶说了,奶奶恰巧又欠着兔子的恩情……作文叙事依巧合展开,层层推进,结构紧凑。第二个技巧是“伏笔”。别人是“扔兔子”,奶奶却是“捡兔子”,并且十分“心疼兔子”,这是为什么?这疑问就是作文里最要紧的伏笔,依此伏笔,作文叙事始终处于“揭密”状态,引人入胜。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中六年级2016年7-8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