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

窑洞里的空气潮湿而冰凉。

坑坑洼洼的土块中生长出墨绿色的苔藓,山坡上横着核桃树枝,已经干枯了。缝隙裂得没有规律,却极其自然。阳光带着闷热,包裹住这一面土坡。坡上的土被轻轻一碰,就洒下一片,如一袋面粉滑落,但远没有面粉细腻。

在这坡上,嵌入了一个门框,挖出了大块大块的土,或许挖到深处时土还是湿润的,而表面的土被挖出时则灰尘四扬。后来或许是嫌不够敞亮,又凿开一道四方形,镶上玻璃。窑洞里的墙,被一层厚厚的、结实的、潮湿的泥糊住;到现在,干燥了,也不会掉灰。这一座窑洞,不知从何而来,不知住了几代人。爷爷、奶奶、爸爸与叔伯,还有我和堂弟,都与它有着深深的羁绊。

一座土炕,垫上柔软的柴草,铺上厚重的棉被。床头放着奶奶的嫁妆,装在一个古朴精致的木箱里。枕头很结实,用了至少三四种布,但是针线够密,拼接自然。炕头高,三四岁的我如同爬山一样。爬上热乎乎的炕,炕下大火熊熊燃起,大把大把的麦秆塞到火里,麦秆由金黄灼烧至焦褐色,化为灰。浓郁而灰扑扑的烟升起,迷蒙了视线。

窑洞顶上安了一盏灯,很普通的灯泡。从炕的上方掉下一根长长的白线,拉一下,便能听到清脆而简短的吧嗒声,昏黄而温暖的光从灯泡上散出。爷爷笑着,递出白线,我便不停地拉拽,只为听那清脆的响声,而灯光也忽明忽暗。

墙角靠着粗粗的玉米杆,旁边就是灶台,上面架着一口大锅,锅里的水沸腾着,烫手的白雾在揭开锅盖的一刹那跑出去,沿着墙攀登,最后消失在空气中。灶的旁边是风箱,奶奶切菜时,我便一下一下地拉着它,火苗就会窜得更高。这火苗不知疲倦地张牙舞爪,将汹涌的灼热涌出,我跳开,不敢靠近……

时间匆匆一晃而过,当我再走进窑洞时,火苗熄灭了,灯光黯淡了,土炕冰凉了,那一锅水干涸了。手指抚摸过墙壁,凹凸不平,生生涩涩,闻不到浓郁的烟味了,也吃不到柔软温热的面条了。一转身,炕上躺着的老人带着他嘶哑的笑声消失了。一根白线垂下来,我走近,拽住它,却没听到那响声。

只有细碎的土叫嚣着从墙上滑落。

作者系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惠军明

作者:李婉钰

文章来源于:《语文报》初六年级2017年6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