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飘起来

金秋十月,祖国即将迎来七十大庆。红领巾,让它飘起来。

今天周末,晚上从书包里拿出红领巾,准备到水池去洗的时候,突然很好奇,爸爸小时候的红领巾,也和我们现在一样吗?

“当然啦”只听爸爸说:“我也是戴过红领巾的人呢!”于是,爸爸和我讲起了他上小学时候的故事:

那时,家里很穷,常常吃不饱饭饿着肚子,更别说吃鱼吃肉了。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丰盛食物。到了冬天,因为穿不上棉衣,爸爸常常冻得瑟瑟发抖,手上满是冻疮,写字都不利索。那时还没有电灯,用的是煤油灯。为了节省,爸爸夜里从不在家写作业,早早便在学校将作业做完。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爸爸年纪虽小,但却学会了为父母分担,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活。小到洗衣烧水,大到插秧打稻,他都干过。什么是打稻呢?就是手抓一捆稻子,将有稻穗的一端放在脱粒机上,机器向前滚动,一粒一粒的稻谷就像子弹一样,嗖嗖向前飞射出去,落在场地上,那时他们叫场地为“大场”。那块“大场”,后来回乡下时,爸爸带我去看过,也就两个篮球场大小,还真不能叫大。

打稻这活有一定的技术和危险,只能将有稻穗的一端轻轻搭放在机器上,如果放重了,手上整捆的稻穗就有可能被裹挟到机器里,这时如果没有及时松手,人就会连同稻穗一起被裹进机器而造成生命危险。当然,还有一种打稻的方法,就是找几块砖头或一块木板,将手上整捆的稻穗不断地往上砸,直至谷粒从稻穗上全部脱落下来。

有一年农忙,爸爸放学后到“大场”帮奶奶打稻。爸爸从脖子上将红领巾解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觉得打稻挺好玩的,就兴冲冲地站在奶奶旁边一起在机器上脱谷。不一会,两只小手臂就酸胀疼痛难忍,浑身被稻芒刺得又痒又疼。还有一次和奶奶一起到秧田插秧,不一会,几条蚂蟥钉在爸爸小腿肚上,爸爸吓得哇哇大叫。爸爸心想,原来农民真的好辛苦。爷爷奶奶看到爸爸的样子,就说,要改变现状,不愿吃农村劳作的苦,只有好好读书,考上中专、考上大学,才能离开农村,变成城里人,过上好日子。从此,爸爸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勤奋努力,认真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记不清几年级,爸爸加入了红小兵,也就是现在的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爸爸的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对红领巾爱不释手,视为宝物。有一次,爸爸的哥哥,也就是伯伯将爸爸的红领巾弄脏了,爸爸和伯伯还吵了起来。爸爸把红领巾当做他童年最珍贵的宝贝。那时,老师在课堂上常问:你们想不想做毛主席的红小兵?同学们齐声朗声答道“想”。那是幼小心灵中一种纯洁的虔诚。这种虔诚是一代少年儿童的无尚荣光和梦想,是真挚、可爱、自豪的。

自从戴上了红领巾,爸爸学习的劲头更大了,动力更足了。因为没钱买学习资料,更没有人辅导,爸爸在上课的时候特别专注认真,课本学得滚瓜烂熟。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还出席过全市三好学生代表大会。不仅如此,爸爸的体育也很优秀,跳远获得过全市小学生运动会比赛第1名,60米、100米、200米、400米等在公社(现在叫乡)小学生运动会上也都拿过第1名。作为当时市区最贫穷最落后的农村小学,在硬件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并取得这样的成绩,比城里小孩都要厉害,可是让人刮目相看。爸爸获得的奖状可多了,满屋的土墙上糊的全是爸爸的奖状。

因为出类拔萃,爸爸一直是班级的中队长,三年级的时候便是学校的大队长,初中的时候是校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书记是老师)。爸爸常常感叹,爷爷奶奶只是普通老百姓,无权无势,也不认识什么校长、老师,他能获得那么多的荣誉,要感谢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那时,虽然物质很贫瘠,但社会很公平,精神很富有,人们很善良。爸爸后来通过努力,考取了大学,那可是他们村里第1个大学生。

听爸爸讲他小时候和红领巾的故事,我很震撼,对爸爸充满了敬佩。一个贫苦的农村娃,为了改变现状,勤奋努力,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又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取得了巨大进步,打稻根本就不用上“大场”,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就将稻谷脱粒装好袋子。插秧有了插秧机,不会有蚂蟥钉到腿上,农民再也没有过去那么辛苦。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越来越好,爸爸那时连电灯也用不上,而我现在可以坐在有空调的专用书房专心地学习。我们的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盛,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越来越高,我们正赶上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我也要像爸爸他们那样,做一名有梦想、有出息、有担当的少先队员,无愧于鲜红的红领巾。

红领巾,它是红旗的一角,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好好珍惜当下,抓住大好机会,向敬爱的周总理那样,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努力学好知识,掌握真本领,将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红领巾,在这个金秋十月,在祖国七十华诞的美好日子,让它高高飘扬。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