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踏古

去了西安两趟,都是在骄阳似火、绿茵滴翠的夏天。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城好古老,走到那里都令人遐想,像一本立体的教科书,去多少趟都有新的嚼头。

两趟都去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骊山北麓,骊山在历史上,就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乱点烽火戏诸侯最终亡国的典故,“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说法便出此处。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让这里成为外国人到中国的打卡圣地,而人气最高的当属一号坑,大多数开放时间都是人山人海。据说,一号坑有14260平方米,坑里有6000多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这些陶俑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有的剑眉怒张,有的神情凝重,有的坚毅威武,有的临阵不惊,有的意气昂扬,有的机警敏捷……其神态差异令人叹为观止。坑东端的武士俑排成了三列横队,每列70人,面部神态、服饰、发型各不相同,3个领队身着铠甲,其余均穿短褐,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像整装待发的先锋部队;中间的主体部队是6000个铠甲俑,他们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他们与35乘驷马战车一起,排成38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排武士俑,应该是卫队,以防侧尾受袭。整个布局气势恢宏,威风凛凛,完美再现了秦朝军队的阵法阵容,满眼掠过,仿佛置身于风云叱咤的战国时代。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铜车马,一组两乘,工艺精湛,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一号车为“高车”,顶为伞盖,车上御官铜人俑作立姿,手执六辔,身佩长剑,英姿勃发,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等兵器;二号车为“安车”,顶为蓬盖,车上御官铜人俑作跪姿,两臂前举,双手执辔,双目前视,双唇半抿,面带微笑,神态恭谨。两乘的四匹铜马都膘肥体壮、筋骨强健、四肢粗大、体格匀称,细节逼真,好像马蹄声声、昂首嘶鸣的景象就在眼前。这样精湛的工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兵强马壮的秦王朝一统天下可见一斑。

能够见证历史上强盛王朝的城市是幸福的城市,西安不仅见证了秦的强盛,更是经历了唐的繁荣。《西游记》是全国人民都钟爱的读物,要在国内找寻原著原址,非西安的大雁塔莫属。位于西安城西的大雁塔,就是专门保藏玄奘从印度等国带回来的佛经而建造的,塔高64米,共7层,呈现方形角锥状,塔身由青砖砌成,各层都有柱子、牌坊、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拱门,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塔尖呈葫芦状。在大雁塔的周边广场,现在列了不少诗碑,很多耳熟能详的唐朝著名诗人的作品在碑上。遥想当年,盛唐盛世,经济文化繁盛,连暮鼓晨钟的塔楼都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西安的古迹还有一处不可不去,那就是城中心的钟楼,因楼上有一口大钟而得名。远远望去,钟楼古朴、庄重、宏伟、壮观。钟楼的基座为正方形,由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三层青绿色的屋檐四角上翘,上面有八只木雕小兽,檐上檐下有一些古铜色的木雕,人物花鸟,惟妙惟肖。楼顶的葫芦镀着一层金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与钟楼相连的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城堡建筑-西安城墙。墙面用青砖包砌,城四角都有角楼,并有墩楼98座,据说城墙周长达14千米,四周各有一个城门,门上有正楼、箭楼、烟楼等,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西安历经十三朝,其城防体系堪称中国城防的典型。

每一次到西安,都匆匆不够时间一品再品,还有陕西博物馆、半坡遗址、华山等地未去,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未尝,留待下次再来。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