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题记也许,有不少人会吟诵《游子吟》,但又有多少能理解并付出行动呢?

也许,有不少人知道 2004 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田世国以捐肾救母作出的问答。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说清,设身处地思考自己将要如何行动。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以及生命之初说需要的一切,然后又扶我们走上人生的征途。一路走来,我们在父母的庇护下安然度过。可终有一天,父母也会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而到那时,我们失去了父母的庇护,我们该怎么办?现在又该做什么呢?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鸟兽都知道报恩,何况我们人呢?父爱如山,母爱入海,从我们出生到他们离去,我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父母的爱,而我们呢?我们对父母做过什么呢 ? 我们对父母尽过孝吗?答案是我们为父母做的事远远比不上父母为我们做的。如果我们现在不及时行孝,将来就会追悔莫及,留下永远的遗憾。

古人云 :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在许多人眼里认为只有等到自己干出一番大事时 ﹑ 父母步履蹒跚时才是自己尽孝之时。而这些人必将尝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

孝,不是在父母生命垂危 ﹑ 老弱病残时端汤送药 , 不是父母年老时的物质赡养,更不是父母永别后的“风光大葬 ” 。 孝,是在平时的点滴里,帮父母做做家务。孝,不是表面,而是源于内心的真正的感恩之情。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孝,有时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会让父母热泪盈眶。

有多少人会记得父母的生日?有多少人会在早晨和夜晚与父母说一声“早安”或“晚安”?如果你还没有的话,那么就从现在开始。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