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人物伴我成长

双百人物伴我成长

重温“双百人物”的英名和业绩,可以让我们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受到一次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我们要向“双百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近期我对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做了初步的了解,却已被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染。他的事迹证明着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也许,在他奔赴中国的那一刻,已把自己辉煌的青春与沸腾的热血毫不保留的献到中国共产党手中,充满了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他们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哪9里就有白求恩大夫的身影。在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5里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地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地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直到战斗的最后一分钟。

为了保住伤员的生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的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伤员面前。看着他们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

1939年11月12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幸牺牲了,他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前。

“双百人物”,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品质,心怀共同的坚定理想信念,“双百人物”,一道道人生轨迹中所闪现的璀璨光华,汇聚了理想和信仰的爱国主义光辉。从“双百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叠合。以“双百人物”为代表的中国脊梁,他们的人生故事,折射出中国现代史和当代史的脉络。“双百人物”是时代的坐标。历史不容忘却,人民永远铭记。记住他们,感谢他们,学习他们!让英雄模范、杰出人物不离我们左右,伴我们成长!

指导教师:张磊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