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蚝壳房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许多古建筑闻名于世,然而我们的家乡——浔埔村的蚝壳房却鲜为人知。

只要你在我们的家乡——浔埔村转一圈,你还能看到几十座古老的蚝壳房呢。这蚝壳房就地取材,用蚝壳和白灰浆筑成的。把白灰粉拌成浆,再把较大较宽的蚝壳拌着白灰浆一个一个地垒搭起来,垒搭好后再等上十天左右,一座漂亮的蚝壳房就筑成了。

你可不要小看这蚝壳房,它冬暖夏凉,还具有抗台风,耐海水腐蚀的功能,时间越长,越显得洁白可爱。

这蚝壳房看起来简单,但它见证了我们渔家的兴衰。

解放前,我们渔家人过着居无定所的水上漂泊生活。人们渴望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家,于是,日积月累取完海蛎肉的蚝壳就成了人们建筑安乐窝的上乘之选。蚝壳房成了财富的象征。

解放后,我们渔家人结束了漂泊,全部定居在渔民新村的大瓦房里。人们向往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更美好的未来。蚝壳房成了渔家翻身做主的见证。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渔家的小洋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舒适安逸的日子。蚝壳房成了各界人士采风的对象。

如今,我们渔家的蚝壳房所剩也不过几十座,历经风雨侵蚀的蚝壳房,犹如一朵朵白花点缀于小洋楼之间。虽有的已日见破损,所幸政府十分重视,配合泉州申报世遗,拨款修缮。我们深信家乡的蚝壳房必将走向世界。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