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飘雪的清晨,人民路全市青少儿绘画展上。为方便市民观展,承办方需不停地在展出场地打扫积雪,以清出一条通道。因为没有工具,也为提高效率,承办方便找来一名附近的清洁工,请她重点清扫这边的街道。
雪一直在下,她也就一直未有停歇。
一个多小时后,雪终于停了。为表示酬谢,承办方负责人拿出五十元劳务费塞到这名清洁工手中。
只见这名清洁工朴实地一笑说:“不用!不用!”
承办方负责人说:“那怎么行呢?您辛苦一大晌了!”
清洁工说:“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公家给我发着工资呢!我怎么能再要您的钱呢?”说完,就把扫帚装到三轮车上,骑着走了。
尽职工作,本分做人,她在传递平凡而朴实的生存文明。
二
一个明媚的中午,重华街小吃街上。一位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准备吃米线。看到屋内的小桌都坐满了人,她焦急地对摊主说:“你给我们在外面加张桌子吧!”
摊主说:“不行啊!咱市在创建文明城,不能再占道经营了!”
这时,边上又来了三名顾客,其中一位说:“不给加桌子,这儿又坐不下,我们不方便不说,你们该少多少生意啊!”
还有一位在边上调侃:“这一创建文明城,你们又该埋怨政府了吧?!”
摊主憨厚地笑着说:“原来是埋怨,现在想通了。你想啊,咱们以前本来就是多占公家的地方去做买卖,还一占都是恁多年,又没人给咱多收租金。现在政府收回去也是应该的,对大环境好啊!我们不感谢政府吧,怎么还能再去埋怨呢?!”
懂得自省,常怀感恩,他在传递从抱怨到理解的进步文明。
三
一个灿烂的下午,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上。一位50多岁阿姨焦急地在包里翻来翻去,钥匙、证卡等在旁边的座位上搁了一片。
年轻的司机师傅对她说:“阿姨,您不用着急,下次坐时您再补上就行了。”
阿姨不好意思地说:“那怎么行呢?你们也有规定。我出来急,忘拿钱包了,我这就给我儿子打电话,让他在下车的地方等着,到时再补票。”
这时,边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上前一步,伸手把一个一元硬币投进了投币箱。一边投一边说:“阿姨,我给您补上票了,您别麻烦了。”
阿姨更不好意思了:“你看,姑娘,怎么能让你给我垫呢?”
姑娘嘴角一扬,笑着说:“这有什么?您不用往心里去,哪天我忘带钱包时,您给我垫上不就行了?”
听她这么一说,阿姨一下释然了,轻松地笑了,一车的人也都笑了。
阿姨的谦虚诚恳,司机的理解宽容,姑娘的与人为善,他们在传递互帮互爱、相融共生的和谐文明。
…… ……
其实,人才是文明城市真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