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走过桥吧,今天,我们也来自己造一座你心目中的桥。
上午培训班,鲁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架纸桥。”鲁老师一说出这三个字,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希望自己能被选中。“于宏程!”鲁老师报出了第一个幸运儿的名字。于宏程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桥——就是一张纸对折两次,他把纸桥放到两只铅笔盒的上面(铅笔盒是做“桥墩”用的),在台下的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于宏程的操作。于宏程把一辆“三轮摩托艇”放到他的“桥”上,他的桥立刻“败下阵来”。于宏程垂头丧气地下了讲台。
李一凡和骆小满从争先恐后举起的手中脱颖而出。他俩的桥是由于宏程的桥改装后,变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桥。“一辆、二辆、三辆!”当数到第四辆时,李一凡的桥“坍”了。李一凡沾沾自喜,以为是第一了。
“鲍旦嫣。”鲁老师又请了一位“造桥工程师”。鲍旦嫣的桥与众不同,想必是别出心裁制造的:把纸像折扇子一样折,看上去凹凸不平。鲍旦嫣一口气放上了五辆各式各样的车子,鲍旦嫣的脸上也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放到第六辆时,她的桥“掉”进了“水”里。
谢孝良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他的杰作很像高速公路:中间凸起,是高速公路中间的绿化带;两边凹下,是高速公路的双车道。“一辆、两辆、三辆……”越是数下去,越是扣人心弦。“四辆、五辆、六辆……”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七辆、八辆、九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走上去。到十三辆时,谢孝良的桥“倒塌”了。
实验做完了,但是欢声笑语不时从教室里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