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我们同行金华市武义县壶山小学三(8)班
方心怡 115516 指导老师:陈安芝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张海迪姐姐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上学后,老师教育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关心的人,他们非常可怜,有的眼睛失去光明,不能看见美丽的世界;有的双脚截肢了,不能走遍全国各地;有的手臂没了,不能工作、甚至不能拿东西吃;有的耳朵听不见了,不能听到鸟儿在歌唱。老师的教导和妈妈的话是那样的相似,他们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并激励着我前行的脚步。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跟随爸爸妈妈去湖畔公园散步。熟溪桥头聚集了许多做生意的人,有的卖饰品,有的卖玩具,有的卖小吃……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激动地东瞧瞧,西看看,别提有多开心!突然,一棵大树底下的地摊吸引了我的眼球,亮晶晶的手环,跳动闪烁的银光棒,晶莹透亮的瓶装花儿……每一件物品都让我大开眼界,爱不释手!我连忙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地介绍着心仪之物,妈妈也笑眯眯地说:这些用物品还真招人喜爱。我拿着妈妈给我的零钱高兴地问:“叔叔,银光棒怎么卖?”叔叔比划着伸出六个指头,接着又用手指指自己的嘴巴,我不懂是啥意思?我又问了一遍,叔叔拿出纸和笔,写上“这些饰品是他们自己用银光粉做的,每件卖6元,因为是哑巴,不能说话。”“噢。”我们大吃一惊!妈妈连声说,“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后来,叔叔告诉我们:他们曾经在聋哑学校读过书,他还有一个同胞的弟弟也是哑巴,在滨江广场那边摆地摊。我们不禁为他们的自强、自立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于是爸爸提议多帮帮他们,再买些瓶中花儿,手环等物品,叔叔不停地点头致谢,回家的路上,妈妈感慨万分:“多巧的手艺,多坚强的一对兄弟呀!”“是呀,妈妈,如果叔叔能说话,他的声音一定很动听!”我心里在默默地祝福。
我轻轻地呤唱着《爱的奉献》,歌声是那么的感人,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残疾人找回他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