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的青春》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对它有意见的人,更培养不出要改革它的人!鲁迅这敢怒敢恨的好斗精灵,不是出自我们的教育,是他自己的苏醒,是被愚妄的教育激醒的。夏小月被新任的班主任炮轰了几天,张臣光几人被他推于局外,他不愿好朋友也像自己一样被炮轰,这事他一个人能承担!

午休,所有人都沉浸在静的享受中,很多人已在梦乡徘徊,为下午的课作好准备,虽有些人未休憩,但谁也不企图尝试破坏这宁静的气氛,即使离开座位,也不允许椅子发出一点声响,都小心翼翼的,将翻书的沙沙声埋没进无边的宁静中。夏小月在座位上入神地欣赏着这一切,欣赏每个同学的每一个动作,他忽然想起代老师,眼前这群学生在代老师的带领下,都变得如此地乖,即使仅仅只一学期,但仿佛相识已几个世纪,心中那份默契是谁也无法挥去的。如今,代老师虽然不再带领大家,但代老师的光辉早已照亮大家,他的道德素质在每个人身上都熠熠生辉,大家心中早已磨成玉。想到这里,泪珠在夏小月眼眶中打转,它挤满了夏小月小小的眼眶,险些如喷泉从眼里涌出,夏小月拼命扼住自己,他理解代老师,他心中默默诅咒着校长,想到校长,他便火冒三丈,恨不得拿把机关枪到行政处把里面的行政长官一扫而尽,当然不止他一个,这眼前所有同学,没有一个不是他这样想的。

午休下课铃打响,铃声刺激着夏小月,以往他多么喜欢听到午休下课铃,他多么期待上代老师的课,但现在,他讨厌,他不想听到任何的铃声,铃声让他产生痛苦,课外书让他吸收精神养料,他似乎读懂了所有的人,他不想成为教育的傀儡,他不想让思想葬送在应试教育中,他的心情极度愁怅,这几天以来,只有与书中伟大人物打交道能让他忘却暂时的痛,他不想待在这里,一刻也不愿意,他但谁能理解他,这个社会是以分数看人的,待家里?家里不也是以分数看人!他也不能这样,他无法摆脱这环境,他走到走廊上,望着头顶上的那片天,乌云笼罩,仅露出的一点蓝也被吞噬了,他呆呆地望着远方,他多么希望看到的是蓝天,至少也能令他此刻的心驱于宁静、畅快!蓝天,一个多么令人遐想,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张臣光向着发呆的夏小月走来,“小月,你怎么在这发呆?”夏小月似乎没有听到张臣光的问话,臣光复又问了一遍,夏小月方回悟过来,夏小月神情木讷,望了望臣光,走望了望天空,慢慢得挤出一句,“臣光,我在想……”“想代老师吧?”臣光抢着他说。“是的,臣光,你看清教育这片天,连代老师这样的好老师都被眶挤,社会还能容纳好人吗?我记得代老师说过,'很多田野村夫,倒是真正的有才学的,忧国忧民的',我起初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是完全明白了啊!”臣光睥睨着天空,坚定地说:“总有一天,天空会飘满白云的。”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敲击着夏小月的匠心,补充了他这几天的空荡。是的,这几天,不仅夏小月,臣光他们也空荡飘浮,可怜的几个追梦者,遇到了旅途上最大的冲击,他们都在尽力帮着朋友;而可怜的夏小月,被新任的班主任认为心理不健康,还说他走了一条邪路,现在要把他拉回自己的轨道上,应试的轨道上。这短暂的几天,夏小月竟觉得有点累了,他认为对所有老师讲的都是对牛谈琴!所以他又不得不当作认真被他们批评,认真吸取教训,点头唯唯!可怜的人儿,他没让他的同伴知道他现在所承受的,因为,为了梦想,被误认为心理不健康,他承受得了,把苦难装在心里,苦难也孕育了他!

下午,又是一节数学公开课,数学现在正流行,炒得火爆,夏小月早已不耐烦了,面对公开客,他早已失去了兴趣,他很想清静一下,他也实在没什么心情上课,刚刚与臣光的一番对话倒让他充实了点!

老师们太虚伪,为什么是虚伪?碍面子,一节公开课,非搞得气氛那么浓重,似乎公开课上,所有人便都学乖了,夏小月颇无心情,他很鄙视这种伪装的、虚伪的课程,怒目对台上的数学老师,看他迂腐、呆板的样子又有点可笑。想起代老师那节富有个性的公开课,他的眼神在怒火里又加上几丝鄙视,这算什么?公开课关系到学校面子,学校安排你上公开课一般都很器重你的,你这节课上好,学校面子足了,你就会受到学校的重用,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然后很快就会被推荐到骨干教师的位置上,然后就能受尽荣誉。相反,如果这节课你把学校的面子抹黑了,那么你就有苦果吃了!公开课也成了争夺名利的工具,你要听哪个老师讲课让他单独讲给你听不是更好!所以,公开课成了一个严肃问题,轮到哪个老师上公开课,这个老师便会提前将他上的课通知下去,并一再嘱咐要预习!夏小月愤愤不平,想起上小学时的一节公开课,现在再回想那一节课,竟感觉恶心、反感,当时为什么能如此积极配合老师演好这场戏呢,夏小月越想越懵,对于一节公开课,就真的那么重要?比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更重要?那一节公开课,为了面子,为了虚伪的表扬,那老师已先把要上的上了,公开课时再讲一遍,那一节课所有学生都“各显神通”,所以,那一节公开课被认为是目前全国发现上得最好的一节课,这个班的学生也被认为目前全国内发现的最聪明、最活泼的学生,但将来一定会有人超过他们的。

这节公开课比及以往的课要纪律多了,每个同学都极认真地听讲,但夏小月却无心听讲,他在琢磨着臣光现在的心境,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声音似乎都被他挡在耳外,他忽然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他才如梦初醒般急忙站起来,才知道让他回答问题,幸而题目都明显摆在黑板上,他稍作思考,方要回答时,老师便抢在前头,带领全班一起回答了起来,公布完答案后才让他坐下,被这一折腾,原本便对公开课深恶痛疾的他现在又增添了一层鄙视,火上加薪,其结果只会越烧越旺,任再能干的人也无法扑灭,他忽然想要给这课堂增加点气氛,正要动手时,突然想起这几次的事件,不禁战栗起来,他还是于宁静处掀起不宁静吧!他望着窗外的天空,思想在流动,他又陷入了深思!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如果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教育全都在关注脚下的事,没人把目光看得更远,人们往往喜欢以升学率来批定学校的好坏,殊不知一个学校的好坏,是不能从它一两年内学生的升学率看出来的,要十年、二十年后看它学生的成才率。爱国的,请你看清教育这片天,不要被它荼在表面的脂粉所眶骗。

现在的英语教学拼命地教语法,语法运用自如而口却开不得,那学习英语又有什么用?夏小月从他正上高中的哥哥那里了解到,上了高中,仿佛功德圆满,很多人基本上把初中学的都忘了,因为中考已经过去了,就像在中考前所有老师强调的那样,要把知识还回来也要等中考完后再还。如果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荒废,那么学与不学又有什么关系?学习的意义又何在?夏小月现在坐在这英语课堂上,别人都在抄着笔记,而夏小月却懒得动笔,对于他来说,英语开口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英语课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英语作业就是进行交流,这样的教育多好啊!现在的英语课堂,学得好,并不一定讲得好,学得好只能跟试卷交流了!

中国人向来不能逃去考试的圈子,从古到今,一层不变地考着,明清的科举现在虽改革一点,但依然沿着老调子,老步伐走下去,不过是路比先前修好了一点,步伐比先前有所改变,最终的目的,都是没了骨气。现在的学校,在高喊着,科举着。英语在现在学生眼里是争名夺利的工具,很多人连最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懂就跑去跟别人谈论起英语来了,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夏小月确实不会英语,在街上遇见外宾问路,即使知道,但苦于不听懂人家说什么,所以也只能以“sorry.Idon'tknow!”推托过去,所以现在的英语课不上顶多是不会考试而已,没什么大不了!英语中应用得最广泛的,应该要数“Sorry”了,所以“Sorry”一个词夏小月脑海里熟得比国语还熟,每次发生了什么事,都是先“Sorry”一下,大概以此夸耀自己是会英语的,而听的人虽不懂英语,但听多也能成诵,所以对这词也没什么疑义了!同是中国人,却要操着外语道歉,是害羞吧!就好比拿着美元的人比拿着人民币的人有面子一样,所以经常有人收藏美元,而没有听说有人收藏人民币!学习英语虽不能交流,但也能看懂英语,可以阅读外国文化,但外国文化的书不是有译到中国吗?这大概也算是文化上的一种改革开放了吧!夏小月回到以前的那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这些时日以来,他已经从一个幼稚的、浮浅的学生走上了思想成熟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虽时时有讽刺和嘲笑,笑“百不知”,但一旦经历多了,心智也会跟着长大,只有那些心甘情愿当小喽喽的,才会害怕经历人生!现在,夏小月捧着一本《平凡的世界》,他在感受着中国底层人民最坚强的意志!他羡慕孙少平的经历,人就是这么奇怪,偏偏对于不能得到的抱有幻想,而一旦幻想成真,又恐怕我要忍受不了了!是的,人就是要不满足于现状,孙少平的精神是现代学生所严重缺乏的,如果人人都能像他一样有所追求,能吃苦耐劳,那么教育又何尝会不好!只可惜,而今的学生,沦落为物质的俘虏,对自己最高的要求就是考高分,一旦考了高分,在家里、学校、朋友中的地位肯定都是举足轻重的!

下课了,夏小月的灵魂似乎被什么抽走了,他保持着看书的姿势已经入了迷,他的神经忽然被什么刺了一下,烦闷交织在他的笔尖,他要写点东西给臣光,他提笔写下《泥潭中的小草》:

“小草陷入泥潭,想挣扎跳出来,泥土却把它粘住,它哭着向天神诉说,这就是它的宿命,小草倒进泥潭里,浑身沾满泥土,面目全非,它再也没有抬起头看太阳,它想着与同伴一起的日子,没有谁再来提醒它,泥潭快把它湮没,它仿佛踩着了同伴的尸骨,它的心被什么刺着,它知道,如果不坚强活着,它的下场将与它脚下的同伴的尸骨一样,它不愿,不甘堕落,它要活着,要见到更美的太阳,它重新收拾了自己,再一次扬起了高昂的头,这是它在向命运挑战,把泥潭绿化,是它的使命,泥潭中的小草坚强活着,它坚信总有把泥潭绿化的一天。”

写完后,他交到臣光的手上去,臣光也像他一样,在看着书,臣光看出了他烦闷的心境,看出他在痛苦面前的表现,是的,不管未来的日子如何,但“总有把泥潭绿化的一天”,他与他坚信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臣光知道,他了解夏小月现在的心境,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们的相识是一种幸福,能够并肩作战,这是你们一生的财富,你们只留正义在心间!

第二天臣光也作了《奔跑》,“不顾前方是何路,既然已经走出了荒芜,又何惧前方的苦,不顾得奔跑去,为了心中月亮的呵护,越过那棵树,悬崖马勒不住,飞跃有如神助,我不再有恐惧,只顾向前奔跑去,为了心中月亮的呵护。”他把它送给他,这又何尝不是张臣光现在的心境,但是,他们追求一种精神,追求让他们屹立的动力!是怎样的暖流流淌过夏小月的心间啊!天地间,还有什么朋友之情更珍贵吗?还有什么更幸福的事吗?

他们还像在代老师的门下一样,愤怒着,奋斗着!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诚斋子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