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来过我身边
我们在追求满天繁星的同时忘记了:有些时候,一盏灯,就已足够温暖.
_____题记
来到高中的生活已经近一月了,每日和着钟表无休止的鼓点声声,竟有莫名的感触,是感伤,是优愁?抑或是喜悦,似乎都有,又似乎都没有,揉杂的旋律虽不动听,却很真实,正如此时的生活谈不上喜欢,却又无力抗争,现实是一张蛛网,人被粘在网上,一点点地消释着激情,梦想直至完全被俘虏,似乎是制订周密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运行着,没有谁有什么理由幸免,而一代代的人,恐怕也是这样,在理想与现实的不断碰壁间成长起来的吧?然而这样的代价来换取成长,实在是很可怕的.
我怕疼,所以我注定很难“长大”。于是直到今天,我还留着儿时的许多习惯,尽管不断的有人告知我年龄,我仍旧很固执地不肯改变,一个任性的孩子,或许是吧,我总是太执拗,执拗到受伤后也不肯回头,所以我总是太多人眼中的异类,而其实,我真的找不到一个理由放弃那些我曾经深爱的过往,那些美丽而绚烂的岁月。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洒路的泪水,却不是因为伤感与痛楚,而是感恩与温暖。那时有一位很年轻的语文老师,青春洋溢,英气逼人,每一次听他讲课总觉得阳光,都是非同寻常的温暖,流淌成了一地的尽是芳华与柔美。后来渐渐知道,他叫李章煜,和南唐后主仅差了一个字,却是同样的才华横溢,不一样的是他的年轻有为,仅仅二十出头便做了学校的教导主任。而这样的“才子”来为我们代课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的课堂质量不是一般的好,这不单是因为学生们超出正常的支持,更是因为他的课件与教案,我至今都还记得,在五年级的那堂公共课上李老师带来的那篇《古井》。那天,他显然很激动,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后,饱含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乡——大西北那个荒芜而苍茫的大地,那片寄托了他无限热爱与眷恋的热土,他为我们讲述了那里的贫穷与落后,也告诉了我们那里的质朴与真诚,忘了下课铃声是如何响起的,只记得,那天课后雷鸣般的掌声和老师眼角莹莹的泪光,那一刻,我真切地懂得,他打动众人的地方,不仅仅是他的出色,更在于他的真诚。
李老师的另一大特点是他那高超的朗诵技巧,或许是榜样的力量,也或许是为了回报他的真心付出,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始终都保持着全校第一的精彩,直到小升初的毕业考试,这项光荣也一直保留着,这其中的一大奥秘,就归功于李老师的精彩朗诵,每当成绩公布,李老师总会为我们奖励一曲精彩的诗朗诵,或许是《兵车行》或许是《春江花月夜》,我不知道这样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究竟算不算超纲或是不合适,只是记得,他很投入,也很出色,尤其是那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让一个都不知苏轼是何许人也的小女孩在那个炎热的夏天硬生生地背下了三本厚厚的宋词选集,那样的精彩过后,“大江东去”也成了我们对他惯用的称呼,他笑笑,并不生气。
他的办公室是一间面向阳屋子,洁净的桌面总是整齐而利落,正如他自己,有着温和明朗的笑容,干净澄澈眼神,纯净得如一江春水.一江平静却又充满青春气息的湖水.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我开始慢满地更了解他,了解到他喜欢的颜色,他喜欢的诗人,以及他最爱的君子兰和风信子,他说那是灵魂的守望者,是岁月长河里永远不变的生命颜色,或许是吧,孤傲清高,却又青春洋溢,于他总是合适的吧.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过我,有一天,他会回到他的家乡,回到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去播种希望,于是,他在我的心中变得好伟岸,仿佛苍茫天地,只为他而生,辽阔万物,只因他而在,那时,他真的仿佛是神.
讲台给了老师一个高度,一个学生永远都要靠仰望才能到达的高度,而他,又让这个高度成为了一种天阶,他很伟大,是真的。
毕业典礼的时候,他弹了好多支优美的钢琴曲,原来他是这般完美,他的才华,他的心性,他第一次当着我们的面喝酒,一杯一杯地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斟酒,直到最后,我们全都哭了,
他也流下了眼泪,仿佛将要离别的人,不是我们,而是他.毕业典礼结束后,他带我回到了他的办公室,那片洒满阳光的天地,他将窗边的那一盆风信子轻轻放在我手上,“我知到你一直都喜欢它,那走,好好待它。”转身的刹那,有温热的泪珠滑落,亮晶晶的。窗外时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渐渐读懂当初的故事,读懂了李老师之于我们,不过是一个精彩的过客,然而,过客留下的,往往是一生的印记。
读初中的时候,断断续续听说了一些关于李老师的故事,听说一直很勤奋,也很突出,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但却再没有给哪个班级代课,用他的理由和04届的学生感情太深,不愿再去破坏回忆,是真是假,我无从判断,但作为他唯一的也是第一届学生,我希望这一切是真实的存在,然而,它却如柳絮般纷纷扬扬地飞远……
再一次见到李老师的时候,是在初中的第一个周末,副校长办公室里端座的他,依旧英俊潇洒,举手投足间更多了一份成熟与干练,依旧是那样温和与纯净,言谈举止中又加了一份庄重与严肃,有着那样一份让人不敢接近的气质,使我望而生畏,心里却是无端惆怅。真正开始明白,距离可以产生美感,也可以滋长陌生,原来我们,也都只是那只结网的蜘蛛,陷在人生迷局就再也难以站起.正如他没有履行那个回到平凉的诺言一样,我也没有做他最忠实的支持者,那一句曾经承载了多少敬重与深情的“永远支持”如秋日的落叶般成了我们对彼此凋零的愧疚,羽毛般轻轻飞翔,却又决然滑落。想起他曾经说过的话:“我不是上帝,却拥有天堂,因为,学生就是我的天使。”心,在那一刻,宛如草尖上滑过,痛得不知所以。
我喝着他为我配好的果汁,却只觉酸涩,我知到,他还记得我正如我仍旧尊敬他一样,然而,是什么让我开始彼此陌生?我不再带着慌1000\0的敬意去听他,那曾经是我心中的天籁一样的话语,只是机械地点头微笑,他亦不再玩笑般的喊我浑名,而是规矩地喊我的学名,简单的三个字竞字字冰凉,句句如刀.
回到初中以后,我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也不再去打听任何老师的消息,他的名字如尘土一般被时光卷入心底最处,偶尔接到李老师的电话,无非是一些生活的琐事,平淡如水,却又似乎温藏着什么秘密,我总是以学习很忙作为告别的信号,是的我真的很忙忙着学业,忙着功课,也忙着日后的名利,偶尔想起他曾经的那些誓言和那座贫瘠的城市,只觉得可笑.我已为我很成熟,将一切看的透透切切,而我以为他很幼稚,依旧做着那样遥不可及的梦,他很虚伪,明明许下了诺言却不肯承诺……我以为这一切我都已经看懂,看懂了他,也看懂了自己,而其实有些事情,我并未看懂,我未曾看懂的这些人和事里,有他也有自己.
当得知他赶回甘肃的消息时,我已经考入高中,繁忙的课业让我无暇再去思考他是不是很伟大,很脱俗,我关注的只剩下了名利和功绩,他早以淡出.
然而,事情远不会这样简单.他从平凉为我寄来漂亮的明信片,好看的花瓣,而我只是淡淡的,“我很忙,谢谢您.”我明白,我是无颜面对他的。他的诺言,而我却没能坚守那一份纯真与清澈。他寄回的信里,依旧温和地写到:“不要让自己太累,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满天星斗的同时,却忘记了更多情况,一盏灯就已是全部的温暖……
照片上的他依旧笑靥动人,只是更瘦削了一些,想到我那些不齿的猜测与怀疑,才明白真正世俗和可悲的人,其实是我。是一个学会了怀疑,学会了功利,学会了世故的我,他依旧是神。而我?告别天堂,天使不再。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潇湘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