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游戏

教育的游戏

——读《千年庭院》

银川一中高一12班杨培元

千年的岳麓,绵延了千古文化教育;千年的庭院,重复了祖辈相传的游戏。十分欣赏余秋雨先生将教育比作游戏,教育的游戏只在自己的一方庭院里,圈出一方不受世俗干扰的天地,以纯洁和朴实来对待学生。学院,一个高贵神圣的地方,充溢着文化气息,回荡着琅琅读书声,隔绝了世俗嚣尘,封闭了一方清静安详,任天翻地覆我自不动,任沧海桑田我自淡然,这是一种做学问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学院最骄人的精神气质。然而我不认同,那俨然成了陶渊明式的生活了。

固然,教育本身就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事的一种特殊活动,需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然而教育终不是目的,是一种途径;文化也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涵养;哲学不是学术,而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研究事业中,以教育为终身目的时,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发生本末倒置。或许在全身心投入的那一瞬间,会将教育和文化推向绚烂光辉的巅峰,但只能像烟花一样,一瞬的绚丽后将是无尽的黑夜。朱熹却是这样做了,他是要以教育为终身追求的,我对于朱熹,不讳地说是无好感的,他的那些正统理论,深奥哲学并没能够泽被后世,倒是一些封建礼教、俗归陋习深深束缚了后人的思想,于是我想,朱熹那么热衷于教育,为何不多花些时间静心研究自己的思想,不多花些时间体察世情,完善自己呢?固然,朱熹的参与推动了文化思想教育的繁荣,可是真的能有多繁荣,能繁荣多久呢?先秦诸子的思想巅峰还是没被攀上,盛世大唐的文化风韵还是未能比及,遥遥望去,一群人在山上热火朝天,痴迷投入,然而他们只是满足了自己那装满诗文的心的一种逃避和追求,躲开了世界,进入自己构建的文化场。他们不知不觉中已背离了作为中国文人的根本价值,远离了中国哲学思想救世济人的核心所在,因为他们的追求仅限于了教育,他们仅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庭院。

于是,教育的真正悲剧就此降临了。孰不知,自宋朝而起,中国已开始走下坡路;自宋朝后,中国少了许多科学家实业家,而多了许多空空泛谈无用之人;自宋朝后,中国少了许多果敢干练与雄健开放的大国之气,而多了许多颓废萎靡与呆滞保守的落后衰色。中国的教育已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向误区,教育似乎成为了最终目的,所有人都想流觞曲水,谁又来打理河山?所有人都想高谈阔论,谁又来出谋划策?所有人都囿于哲思深渊,谁又来探寻科学真理?于是中国错过了自己的爱迪生,错过了自己的爱因斯坦,错过了自己的达尔文。于是也错过了自己的辉煌未来。

这便是一代代教育的游戏的结果。怎能沉溺于教育的游戏而不问结果呢?教育的游戏也该停止了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了。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ypy810

闽ICP备2021017268号-8